1、下列各组城市,既是交通枢纽,又是港口城市的是( )
A.上海 南京 广州 B.郑州 徐州 长沙
C.天津 兰州 株洲 D.哈尔滨 北京 上海
2、山东省的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别是:
A.半湿润区 中温带 B.湿润区 中温带
C.半湿润区 暖温带 D.湿润区 暖温带
3、我国民族有( )个,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
A.56、汉族
B.55、汉族
C.55、壮族
D.56、壮族
4、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人用“一碗水半碗泥”来形容浑浊的黄河水,这里的“当地人”生活在( )
A.兰州以上河段
B.兰州至河口河段
C.河口至桃花峪河段
D.桃花峪以下河段
【2】“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 )
A.东海
B.渤海
C.南海
D.黄海
【3】下列描述符合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的是( )
A.上游河段附近流量最大
B.上游和下游河段有凌汛现象
C.中游河段含沙量最小
D.下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
5、农作物在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在海南岛一年三熟,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降水 B. 土壤 C. 热量 D. 地形
6、“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
D.淹没沿海低地
【2】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B.平常多使用一次性包装的商品
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D.大力发展高品质、高消费生活方式
7、下图中箭头所示风的名称及风向为( )
A.冬季风、西北 B.夏季风、东南
C.冬季风、东北 D.夏季风、西南
8、某山区由于长期的风沙和流水的侵蚀,农作物产量很低,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该地区农业应发展( )
A. 种植业 B. 水产业 C. 畜牧业 D. 副业
9、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A、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岛
B、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C、夏季我国南部气温高,北部气温低
D、夏季我国纬度相同的地区,气温大致相同
10、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看,下列地区淡水鱼价格最低的是( )
A.青藏地区 B.黄河流域
C.新疆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1、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四川盆地 B.东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2、我国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 ( )
A、冀、苏 B、辽、鲁 C、京、津 D.冀、辽
13、我国的四大盆地中,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是
A. 柴达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14、青藏地区的农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地势 B. 土壤 C. 水源 D. 气候
15、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很少,大部分依赖进口
D.人均资源丰富,但种类很少
16、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
A.一个家庭只生育一个子女
B.鼓励回农村养老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鼓励人口迁移到国外
17、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宜昌、武汉将长江划分为上、中、下游
B.中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长江中上游被称作“黄金水道”
D.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2】有关长江干流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段①出现水土流失
B.河段②应退田还湖
C.河段③处水污染严重
D.全流域洪涝灾害严重
18、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人口多、耕地少,土地利用不合理
19、葫芦岛中考改编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56个民族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
B.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C. 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D. 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0、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工程首批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蓄水后可减少下游水库入库洪水量,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如图为长江某河段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鹤滩水电站位于(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
D.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2】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难度大,原因不包括( )
A.交通不便
B.地表起伏大
C.有凌汛现象
D.滑坡、泥石流频发
【3】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①航运 ②防沙 ③发电 ④防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香港和澳门濒临的海域是_____________,与香港、澳门相邻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
22、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
23、香港商业发达被称为“ ”;澳门环境优雅,素有“ ”之称。
24、下列货物适宜由汽车运输的是( )
A. 1000吨钢材从包头运往北京 B. 10千克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拉萨
C. 1000吨煤从秦皇岛运往广州 D. 2吨苹果从郊区运往城区
25、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___东部,_______西岸,是一个_______兼备的国家。
26、美国的50个州中,除了本土的______个州外,还有______和______两个“海外州”。
27、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
28、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
30、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种类繁多,其中影响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种类有气象灾害和____。
31、华阴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开展“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图A、图B两幅漫画。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结合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图A反映的问题是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填“节约用水”或“污水达标排放”)。
(2)图B反映的问题是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填“节约用水”或“污水达标排放”)。
(3)下列是某同学整理的我国水资源概况,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具有“______,南多北少”的特点;
②水资源时间(季节)分布规律:具有春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③针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实施了______和跨流域调水工程。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风土人情。
材料二:“边疆行的方向与途经地点示意图”(下图)。
(1)①省区的简称是____,行政中心是____。
(2)《边疆行》所途经的9个省区中,唯一没有经过的自治区是____(填全称),该省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是____(填字母)。
A.开斋节B.泼水节C.那达慕大会D.雪顿节
(3)边疆行的终点辽宁省濒临的海域是渤海和____,与辽宁省陆地相邻的国家是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沿海行》等,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下图为《边疆行》(摄制组从防城港出发,顺时针沿我国陆上噩界到达丹东)和《沿海行》(从丹东出发沿海到达防港城)路线图。
(1)《边疆行》和《沿海行》摄制组的起点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____和____。
(2)《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区中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名称);最早看到日出的是____(名称);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____。
(3)《边疆行》中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
①沙漠边的绿洲②寻幽访玉走腾冲③最北之旅漠河④塞上明珠、草原牧歌,
按拍摄行程先后顺序应排列为____(填序号)。
(4)《沿海行》路线经过的我国内海是____海,沿途气温逐渐升高,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经过的地区人口密度____(大/小),请分析其自然原因:____(回答一条即可)。
34、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临海:A__________,B__________。国家:C__________,D__________。虚线:E__________。
(2)结合上图,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纬度位置:__________
海陆位置:__________
(3)请举例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至少两条)
35、下图甲为中国疆域示意图,乙为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海防空识别区主要位于甲图中的____海域(填序号)。
(2)甲图中与我国相邻的世界最大内陆国是____(写字母和名称),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哪个省份____(填简称)。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邻国名称:B____;D____。
(4)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疆域广大的国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_______)
A.我国的领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B.春节期间哈尔滨正在进行冰雕展,而海南岛的农民正在插稻秧
C.我们当地的同学们上午做课间操时,新疆的同学们正在吃午饭
D.我国热带面积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
(5)我国内海除琼州海峡外,图中____(填序号和名称)也是我国内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