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西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长江与黄河的共同特征是( )

    A.长江、黄河流域降水量差别不大 B.含沙量都很大

    C.都有结冰期 D.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 2、四川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络绎不绝,一个小朋友记下了这些车牌号:鲁 H09635、京 A5558、皖 K5624、晋L2378。这些车辆分别来自

    A.山东  北京  安徽 山西 B.湖南 广东  福建  山西

    C.湖北  广西  上海  陕西 D.河北  广东  福建  山西

  • 3、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实验完成下题。

    在其它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更严重

  • 4、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③铁路线是贵昆线

    D.④城市位于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B.分布最广泛的是黄色人种

    C.人种的特征是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D.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

  • 6、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古老动物

    B.南非丰富的金矿

    C.纺织工人生产出的羊毛衫

    D.西双版纳的森林

  • 7、根据下表“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某时期的民族构成”表,能够归纳出的地理结论是(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汉族

    主要少数民族

    汉族

    主要少数民族

    江苏

    99.6

    0.2(回族)

    新疆

    40.6

    45.2(维吾尔族)

    山东

    99.3

    0.6(回族)

    青海

    54.0

    22.5(藏族)

    辽宁

    83.9

    12.9(满族)

    6.1

    92.8(藏族)

    吉林

    90.8

    4.3(满族)

    云南

    66.6

    11.1(藏族)

    A.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云南省是我国汉族人口比例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

    C.我国人口东少西多,南多北少

    D.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 8、在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叫做( )

    A.宜林则林 B.宜粮则粮 C.宜牧则牧 D.宜渔则渔

  • 9、我国分布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云南省

     

  • 10、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两岸经贸往来不断加深,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港、澳、台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的博彩旅游业十分发达

    B.香港与经济特区珠海相邻

    C.闽台农业合作前景无限,台湾颇具优势的农产品有香蕉、菠萝、水稻、甘蔗等

    D.澳门是世界金融中心,有“东方之珠”美称

    【2】近三年台湾省用电量持续增长,台湾省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绿能”,其开发“绿能”的优势是(     

    A.全部位于热带,可开发太阳能

    B.岛内天然气资源丰富

    C.西部沿海平原煤炭资源丰富

    D.岛屿四面环海,风能资源丰富

    【3】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关于香港、澳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B.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地狭人稠,廉价的劳动力丰富

    D.工农业都很发达

  • 11、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山地

    B.山地、丘陵

    C.高原、盆地

    D.丘陵、平原

  • 12、下列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三角洲位于乙三角洲的东北方向

    B.都是由河流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

    C.都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D.两个三角洲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 13、今年世界环境日及在德国召开的八国峰会主题的共同点均关注“减排问题”。下列日常行为中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买菜提起菜篮子,少用、不用塑料袋   B. 少开汽车,减少废气排放

    C. 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入江河   D. 不乱丢垃圾,过绿色生活

  • 14、下列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连接正确的是(  

    ①我国东临太平洋②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

    ③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④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⑤我国小部分位于热带⑥我国东西两端的时差达5小时

    ⑦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⑧我国东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A.①→⑦

    B.②→⑥

    C.③→⑤

    D.④→⑧

  • 15、河北省辛集市所处的温度带与干湿地区是(  )

    A.中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D.暖温带、湿润地区

  • 16、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C.总量贫乏,人均充足

    D.总量贫乏,人均不足

  • 17、下图是辽宁省2019年7月31日天气情况,读图,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沈阳天气多云转晴 B.盘锦天气多云 C.大连天气晴 D.抚顺天气阴

  • 18、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2】这条地理分界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3】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5℃

    B.8℃

    C.-4℃

    D.16℃

  • 19、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B. 耕地多,难以利用的土地少

    C. 地区分布不均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 20、额尔齐斯河流入(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   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糖料作物是

  • 22、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 水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航空和管道   D. 铁路运输

  • 23、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指________ 地区,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________ .

  • 24、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新疆  

     

  • 25、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_______亿亩。

  • 26、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中东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

     

  • 27、气候的两个要素是

     

  • 28、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心,也是_________中心。

  • 29、以下六幅图为我国六省轮廓图,根据要求填表。

  • 30、北京市的简称是_________,上海市的简称为__________,西藏自治区的简称为______,云南省的简称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歌唱祖国》中唱道:“……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家住上海的小明同学准备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路线,读图1“四条游览路线路”和图2“上海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1)出发地上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出发地所处的干湿区是________

    (2)①②③④四条游览路线中,穿过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这条线路充分体现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四条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的是________

    (3)路线①终点的地形以________(类型)为主,路线②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 32、略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中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资料:《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和《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尝试探究:

    (1)我国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冬季我国南北温差_____(填“大”或“小”)。除了纬度因素外,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东西走向山脉_____(填山脉名称)的阻挡,导致山脉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山脉以南1月平均气温高于0℃。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_____高原。

    (2)我国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有利于东部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归纳

    (3)地形特征对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都会产生影响,加上地形复杂多样,我国气候的特征之一是_____

    拓展延伸: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由于地形和位置的原因_____(填“夏季风”或“冬季风”)难以到达。

  • 33、如图为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省级行政区简称是______;②特别行政区名称是______

    (2)甲河流注入______海,其源头所在地形区名称是______

    (3)我国内海包括渤海和④______海峡;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⑤名称是______

  • 34、2019年11月25日,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入侵我国大部分地区,速度快,降温剧烈,影响大,气象预报员作了紧急预报。读25日我国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25日,我国最低气温-15℃等温线经过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填全称)

    (2)25日,②③两地中,最低气温大于10℃的是____。(填数码)

    (3)此时,图中-15℃等温线在①地向较高纬度凸出,其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和____

    (4)归纳25日图示区域我国最低气温的分布特点:____

    (5)图中②地居民收听天气预报后,在生活和生产中应怎样应对?____

  • 35、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总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河流、气候、交通有什么影响?

    (2三级阶梯上地形分别以什么为主?第一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阶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