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久负盛名的武汉市樱花在3月10日至14日前后陆续盛开,读下列资料,武汉樱花始花期内可能对花开造成不利影响的天气状况是( )
武汉市2023年樱花始花期的天气预报
3月10日 | 3月11日 | 3月12日 | 3月13日 | 3月14日 |
A.10日昼夜温差最大
B.11日小雨到大雨
C.12~13日光照充足
D.13日多云气温低
2、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改造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可适用的方略有
A. 加大勘探力度,争取发现新的资源
B. 进行产业转移,到别的地方发展资源开发
C. 调整产业结构,改原来以单一资源为主的经济,多种产业并举
D. 对资源进行精深加工
4、如图是该地一种典型的民居,可以看出该民居特别注重( )
①防寒保暖性②通风散热性③防潮防湿性④防沙防风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我国降水分布不均匀,其中降水最少的地方 ( )
A.火烧寮 B.托克逊 C.乞拉朋齐 D.哈塔卡马沙漠
6、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是( )
A. 东多西少,北多南少;夏秋多,冬春少 B.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C. 夏秋少,冬春多;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D. 春夏少,秋冬多;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7、“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了阳光”此话说明
A.我国领土东西跨经度广、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大 B.我国陆上疆界很长、邻国数量很多
C.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广、南北部的温度差异大 D.我国海上疆界很长、领海范围相当广大
8、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对人类有的有价值,有的没有价值
B.自然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D.自然资源数量巨大,是无限的
9、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藏族 B.苗族 C.壮族 D.蒙古族
1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区域分界线(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黑河-腾冲一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1、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C.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12、小利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辆牌号为“皖E32772”的小轿车,这辆车来自( )
A.马鞍山 B.合肥 C.南京 D.沈阳
13、南水北调工程连接的四大河流是( )
A. 长江、黄河、海河、辽河
B. 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C. 长江、珠江、辽河、黄河
D. 长江、黄河、淮河、辽河
14、地球公转产生了( )
A.四季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昼夜更替
D.火山地震
15、目前,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包括( )
A.水土流失加剧 B.冰川萎缩
C.耕地被大量建设用地占用 D.野生动物锐减
16、我国南北方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漠河﹣帕米尔高原
C.黑河﹣腾冲 D.乌苏里江﹣曾母暗沙
17、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河流绝大多数流入到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18、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 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 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9、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各族人民积极驰援湖北武汉,同心抗疫。下图为部分省区驰援武汉物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省作为湖北主要蔬菜供应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②地形平坦,有肥沃黑土
③科技发达,在温室种植④距湖北较近,运输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北京市援助的抗原检测试剂、远程诊断机器人等产品,其设计制造属于( )
A.普通轻工业
B.新型服务业
C.传统制造业
D.高新技术产业
【3】东北地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应选择最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20、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示四地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D.四季变化
【2】图示四地中,此时正值午夜,且居民处于休息状态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图示四地中,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此时,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1、主要的现代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_______运输、水路运输、______运输、______运输。
22、我国的两大内海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3、我国两大内河航运水系中,___________的通航里程约占全国内河航运里程的2/3,而__________是华南水运的大动脉。
24、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西起______山脉,经过_____山脉向南到_____山脉
25、我国有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韩国、________、菲律宾、________、文莱、印度尼西亚。
26、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是 和
27、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和____。
28、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_、县、_________三级。我国首都是______。
29、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 ____________。
30、交通运输对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被称为“经济发展的_________”。
31、小明在假期开展了“环游中国”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我国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如图表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主题1——探究自然环境与民居的关系
(1)小明发现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特点和自然环境有关,请将模拟旅游区域与右图中特色民居(填左边)及气候条件(填右边)对号入座。
( )——A地区——( );( )——C地区——( );( )——E地区——( )。
学习主题2——探究人口、民族与传统文化的地区差异
(2)小明发现各地区在人口、民族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模拟旅游区域 | 主要信息 |
A地区 | 人口分布____(密集/稀疏),民族以____族为主,传统节日为元宵节。 |
E地区 | 人口分布____(密集/稀疏),少数民族以____为主,当地瓜果飘香,人们能歌善舞。 |
F地区 | 少数民族以____为主,传统节日为____节,人们擅长摔跤、骑马。 |
32、“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念。依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填图:在图中准确位置填注“黄河、天山、秦岭”。
(2)森林资源属于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的“____”防护林工程己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3)天津地区有时会出现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你有何解决建议。
(4)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给我们有何启示。
33、读图,回答问题。
(1)填出数字代表的海、海峡或岛屿名称:
①__________海;②__________海;③__________海峡;④__________岛,其中是我国内海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代码)
(2)山脉⑤__________,其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山脉⑥__________,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C__________、D__________。
(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图中__________省区(填数字代码)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其中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是__________省(填数字代码)。
(5)请写出图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列)
34、读“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回答问题。
(1)北京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月份是__________月,月降水量超过100 mm的月份是__________月;此时是北京的__________季。
(2)北京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是__________。
(3)春季,北京地区降水__________,此时正是冬小麦生长期,需水多,因而经常发生__________(灾害)。冬季,北京地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什么?
35、东北地区位于北方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山环水绕,气候冷湿,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结合材料阅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国家加快了对“北大荒”湿地资源的开发力度,使耕地面积越来越大,粮食产量大增。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1)东北地区“山环水绕”,其中①山脉为____,②河流为____,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粮食作物都以小麦为主,但播种时间不同,分别是____。
(2)结合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3)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结合气候图分析该地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4)经过开发,“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有人提出东北地区应继续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你同意这种意见吗____?说出你的判断理由如今的人们要将“北大仓”变回“北大荒”,下列做法可行的有____(双项选择)。
A.退耕地还湿地 B.建立大型林场 C.扩大耕地面积 D.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