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轮廓图,有关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B.乙独占一个大陆
C.丙位于“十字路口”的位置
D.丁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
2、国庆节期间,山东的小丽去远在云南的姨妈家小住了几天,并给姨妈捎去了家乡的部分特产。你认为小丽带着什么特产去的是
A.柑橘、茶叶 B.椰子、咖啡
C.人参、鹿茸 D.苹果、梨子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借助的条件是( )
A.便利的服务
B.发达的农业
C.便捷的交通
D.丰富的资源
4、读我国沿32°N地 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图能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中的( )
A.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2】图中序号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其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部分河流自东向西流
B.不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C.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
D.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一线
D.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6、读”黄河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两段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均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水能资源丰富
B.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C.两地均位于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黄淮海平原过渡地带,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 B. 与一月0℃等温线基本一致
C. 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 与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基本一致
8、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B.本区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C.本区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
D.本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9、具有“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特点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水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管道运输
10、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1、下图示意地球经纬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A.A
B.B
C.C
D.D
【2】图中的C的经纬度是( )
A.(20°N、20°W)
B.(20°S、20°E)
C.(20°N、20°E)
D.(20°S、20°W)
12、“珍惜和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
A.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 人口多、耕地少
13、读下表,回答问题。
省级行政区 | 民族构成(%) | 省级行政区 | 民族构成(%) | ||
汉族 | 主要少数民族 | 汉族 | 主要少数民族 | ||
江苏 | 99.6 | 0.2(回族) | 新疆 | 40.6 | 45.2(维吾尔族) |
山东 | 99.3 | 0.6(回族) | 青海 | 54.0 | 22.5(藏族) |
辽宁 | 83.9 | 12.9(满族) | 西藏 | 6.1 | 92.8(藏族) |
吉林 | 90.8 | 4.3(满族) | 云南 | 66.6 | 11.1(彝族) |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和中部地区
B.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D.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14、京津冀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结合下图,从保护环境出发,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 )
①软件研发产业 ②钢铁工业 ③石油化学工业 ④机械制造业 ⑤影视文化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5、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高山峡谷地区,进入西藏,终点拉萨。图示意川藏铁路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川省的简称是( )
A.粤
B.蜀
C.晋
D.陇
【2】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3】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四川盆地 ②横断山区 ③云贵高原 ④青藏高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成都和拉萨大约在同纬度地区,但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成都,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6、河流发生凌汛现象的条件有
A.河流没有结冰期 B.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C.当地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D.河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
17、下列运输任务与适宜的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 )
A.从青岛运一吨海鲜到济南﹣公路
B.一批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满洲里发往天津﹣空运
C.一箱急救药由长沙运往拉萨﹣公路
D.5万立方米天然气由四川运往湖南﹣水路
18、关于中国人口和民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B.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漠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19、读图,甲、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图,则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
A.①油菜 ②大豆 ③棉花 ④甘蔗
B.①大豆 ②油菜 ③甘蔗 ④棉花
C.①甘蔗 ②大豆 ③棉花 ④油菜
D.①棉花 ②大豆 ③油菜 ④甘蔗
20、地中海地区的法国生产优质葡萄酒的原因为
A. 人口与资金 B. 气候与工艺 C. 交通与风俗 D. 国家与地区
21、我国南方耕地以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为主.
22、(题文)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 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________ 、________ 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23、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些综合性大型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__________工业地带和__________沿岸工业地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工业地带。
24、请你列举出两种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________ 和________.
26、(题文)我国的工业部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7、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____。水量丰富,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的河流是____。
28、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A.中国地区 B.日本 C.美国 D.中国台湾
29、从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上看,水资源属于 资源。
30、亚洲的地势 高, 低,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海洋。
31、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区域,读下图完成问题。
(1)武汉是我国中部湖北省的省会,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可通过铁路线①____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
(2)一批汽车从武汉运到上海,为降低运输成本,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
(3)武汉利用附近的煤矿与当地的____矿发展钢铁工业,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应注重____。现在武汉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需要加大资金和____的投入。
(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有____线和____线两条重要的铁路干线。
32、读甲、乙两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国家是____。其地势为____
(2)这两个国家都被____(重要纬线)穿过,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带,两国都有领土分布在南半球。两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部沿海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___。(一点即可)
(3)乙国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____业。大部分出口,被称为“____”
(4)甲国首都巴西利亚,位于热带,是新首都,原来的首都是里约热内卢。请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巴西迁都的的原因。(两点即可)
33、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__省__________高原上。
(2)长江、黄河的水能资源都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游河段,其中长江上游的__________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3)长江支流众多,其中__________江在重庆汇入长江;黄河中游的支流主要有渭河和__________河。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成为高于两岸的“__________河”;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__”。
(4)为了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其中东线工程的投资较少,原因是利用__________输水,到达山东与天津。西线方案则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__________河,补充__________地区的水资源。
34、案例分析
聚落与环境
名称:两河流域聚落分布与民居特征
资料: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称谓,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这一带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聚落为中心的农业社会。下面为两河流域聚落分布图和当地传统民居示意图。
思考:
(1)说出两河流域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
(2)结合当地传统民居示意图,说出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并简述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除自然因素外还有社会经济因素,请你任意列举两点.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D所在省区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
(3)E地区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
(4)图中ABC三大高原,位于湿润区且地表崎岖不平,石林、溶洞广布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写两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