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以北地区人口及水土资源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长江流域以南,以北地区资源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以北人口少,水资源多
B.长江流域以北耕地多,水资源少
C.长江流域以南人口多,水资源少
D.长江流域以南耕地少,水资源少
【2】为解决我国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大量扩大水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量缩小耕地面积
C.在北方地区不计成本,大力发展人工降雨
D.节水与南水北调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可行之策
2、甘肃河西走廊的气候主要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气温变化特点,可以判断该图反映的是我国(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据图可知,我国领土四至点中在该季节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最北端—漠河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C.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
D.最南端—曾母暗沙
【3】该图等温线变化规律形成主要因素( )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洋流
【4】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 )
A.兰州
B.北京
C.哈尔滨
D.广州
4、下列字体设计蕴含着云南地域文化的是( )
A.
B.
C.
D.
5、读“我国不同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比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地区水多地多
B.南方地区水少地多
C.北方地区水多地少
D.南方地区水多地少
【2】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合理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②海水淡化③跨流域调水④大量开采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图中的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晋、冀、鲁、豫
B.最终注入黄海
C.流经宁夏平原
D.下游支流众多
7、都是以运河作为分界线的大洲是( )
A.北美洲和南美洲、欧洲和非洲
B.亚洲和非洲、欧洲和非洲
C.北美洲和南美洲、亚洲和非洲
D.北美洲和亚洲、欧洲和非洲
8、自然灾害中,直接与冬季风相关的是( )
A.雷电和冰雹
B.高温和干旱
C.台风和风暴潮
D.寒潮和冻害
9、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A.漠河一腾冲一线
B.黑河一腾冲一线
C.秦岭一淮河一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0、2021年,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下图为1979~2021年中国人口总数与出生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9~2021年,我国人口( )
A.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出生率波动下降
C.自然增长率持续升高
D.死亡率持续上升
【2】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A.调节性别比例
B.优化年龄结构
C.降低人口密度
D.促进人口迁移
11、12月24日,重庆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降温预警:26日至29日,我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平均气温将下降6~15℃,雨水席卷多数地区,局部地区将出现降雪天气。据此判断此次气象灾害为( )
A.台风
B.寒潮
C.暴雨
D.冰雹
1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是( )
A.1707万平方公里
B.997万平方公里
C.960万平方公里
D.936万平方公里
13、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根据这一趋势,预测我国未来将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劳动力素质低
B.人口总数急剧减少
C.人口总数快速增加
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14、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居世界第一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山地面积广大 B.地形多种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
15、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或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合的是( )
A.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B. 代表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 滑冰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D. 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16、由总部在上海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国大型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大型客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
B.技术进步
C.原料充足
D.劳动力丰富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疏
B.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17、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行首都,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三级区划
B.大致上分为省、县、镇三级
C.自治区、省、直辖市、高新区是同级的
D.香港和台湾都是特别行政区
18、下图中,甲为城市中心、乙为城市郊区、丙为远离城市的地区。乙地农民最有可能选择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A.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B.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蛋、禽生产
C.全面发展畜牧业
D.全部退耕还林
19、我国新疆地区有句民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该地( )。
A. 日均温高 B. 气温日变化大
C. 气温年变化大 D. 地表起伏大
20、读下图回答,长江被称作“水能宝库”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21、我国跨纬度最多和跨经度最多的省区分别是 、 。
22、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请从家庭生活方面提出两点可行的节水建议:____;____。
23、根据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填出下列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 | 水量 | 汛期 | 含沙量 | 有无结冰期 |
长江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_ |
黄河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4、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是辽中南和____。
25、______,控制人口数量,提高________,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6、黄土高原北起 ,南达 ,东至 ,西抵 。
27、填空题。
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
28、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填全称).
29、通常把地球上的______资源称为水资源,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___________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水资源的多少。
30、我国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大致以大兴安岭、 山脉、 山为界.
31、读图回答问题。
(1)a、b、c、d 分别表示的节气是 、 、 、 。
(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南极圈内出现 现象,南温带内的季节是 。
(3)我国国庆节时,地球运行在 和 之间,北半球白昼 (长于、短于)夜晚。
32、读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斜线部分是 区(内流区/外流区),外流区主要是我国的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
(2)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河流: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湖泊:⑧________,⑨________。
(3)图中数字①~⑨所代表的河流湖泊中,_______河结冰期最长,_______河汛期最长,_______河含沙量最大,_________河是内流河,________湖是咸水湖,___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填代号)
(4)位于我国冬季有无结冰期分界线上的河流是______(填代号)。
3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某地理小组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长江的学习,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结合长江流域的地形,将长江各河段的特征与对应河段连线。
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2)“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体现“黄金水道”的是( )(双项选择)。
A.通航里程长,运量大 B.终年不冻,通航时间长 C.落差大,流速快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3)“两翼”分别指上海到云南省瑞丽——沪瑞高速和上海到________省成都——沪蓉高速,它们沟通了我国________(南北/东西)向交通,与长江干支流一起构成便捷髙效的水陆交通走廊。
(4)“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双项选择)。
A.长江流域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
B.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C.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网密集、交通便利
D.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坦开阔,河网密布
长江流域综合治理
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把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管理等明确到法律条文中,更有利于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全面保护。
(5)让子孙后代永享绿水青山,让长江成为造福子孙的幸福河,请从长江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34、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具有“山环水绕”的山河分布特征,其中的“山”主要指A是____、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水”主要指B____、松花江、乌苏里江和辽河。
(2)图中①是____平原,该地曾经是沼泽遍布、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是我国重要的“米粮仓”;该地区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
(3)图中2是____工业基地,它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关于中国人口的最大容量,经各方面专家预测,结论均为16亿。如果超过了18亿,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破坏性影响。
计划生育有效地抑制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受到世界各国的赞誉。按1973年的生育水平计算,到1994年我国人口可达15亿,因实行了计划生育,实际人口则为12亿,少生了3亿。我国的“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规定:人口控制在13亿~15亿之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平均10.83‰,这表明我国将进入“低、低、低”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国家的行列。
材料二 1996年,记者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穷山沟里与一个放羊娃有一段对话:“今年十几岁了?”“十六!”“怎么不上学?”“我放羊。”“你放羊是为了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了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下娃娃将来干啥?”“放羊。”
(1)材料一中最后一句话的“三低”指的是人口 、 、 。
(2)阅读材料一,简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成效。
(3)阅读材料二,谈谈自己的感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