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不但大量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而且还是我国的甜菜种植
基地,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
A.黑龙江省 B.湖北省 C.西藏自治区 D.广东省
2、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读“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种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潮湿
B.温和多雨
C.炎热千燥
D.长冬无夏
【2】关于翁丁老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城市聚落
B.属于乡村聚落
C.建筑高楼林立
D.以非农生产活动为主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 )
A. 巴颜喀拉山、渤海 B. 唐古拉山、东海
C. 巴颜喀拉山、东海 D. 唐古拉山、渤海
4、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菜籽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 B.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
C.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山地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D.甘蔗的最大产区是海南省
5、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图为“中国近十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情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2~2021年期间,我国人口变化特点是( )
A.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
C.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D.人口出生率2016年最高
【2】人口出生率过低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就业压力大
C.养老负担重
D.生态环境恶化
【3】下列措施有利于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是( )
A.实施“三孩”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B.提高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C.控制人口增长,坚持独生子女政策
D.向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大量移民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东高西低,使来自海洋的水汽能深入到大陆内部,季风气候区广布
B. 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使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
C. 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 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7、下列地区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区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西藏地区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的生育政策是为了( )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2】近20年来,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的国情是( )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劳动人口比重升高
C.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D.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9、读东北地区资料围,完成下面小题。
【1】“白山黑水”在图中分别是( )
A.丙和①
B.乙和②
C.甲和③
D.乙和④
【2】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沙漠广布,绿洲众多
C.干旱宝地,林地稀少
D.高原明珠,草原辽阔
【3】未来,S区域发展方向主要是保护( )
A.草原
B.森林
C.耕地
D.湿地
【4】下列工业不宜在该地区发展的是( )
A.天然橡胶加工
B.机械制造
C.实木家具制造
D.钢铁工业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我国北方寻常百姓家也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读中国荔枝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荔枝主产于我国南部,影响荔枝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热量
C.交通
D.土壤
【2】荔枝保质期非常短,需冷链运输。现在我国北方寻常百姓家也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主要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荔枝栽培范围的北移
③居民生活需求的提升④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8年,由于供大于求、运输成本高等原因,广东省出现荔枝滞销,新鲜荔枝喂牛羊,农户丰产不丰收!针对这种状况,下列应对措施可行的是( )
①采用加强宣传,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意识
②把荔枝树砍掉,全部改种柑橘
③果品综合开发,延长产业链
④发展特色观光农业及立体型综合生态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陆地相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是( )
A. 西藏 B. 内蒙古 C. 新疆 D. 云南
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A.日益集中在大城市 B.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C.集中在沿海地区 D.沿海与内地差异很大
13、下列有关我国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B. 人口分布不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 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14、既是中国地势第二、三级分界线,又是盆地与平原的分界线的是( )
A. 巫山 B、太行山 C、天山 D、大兴安岭
1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 )
A.省、县、乡三级
B.省、地、乡三级
C.省、市、乡三级
D.省、市、县三级
16、从干湿区类型看,黄土高原的过渡性表现在( )
A.由湿润向半湿润地区过渡
B.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过渡
C.由半干旱向干旱地区过渡
D.由半湿润向干旱地区过渡
17、若②地到③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
A.30米
B.300米
C.3000米
D.30000米
18、我国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是因为( )
A.海陆兼备
B.海洋性气候显著
C.南北跨纬度大
D.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19、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四条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线是第一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②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C.③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D.④线是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分界线
【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乙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丙河流量大,属于内流河
D.丁河汛期在夏季,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20、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各族人民积极驰援武汉,同心抗疫。下图为部分省区驰援武汉物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各地支援的主要物品可推知( )
A.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轻工业发达
B.新疆水热条件好,以种植水稻为主
C.内蒙古地区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
D.②为沪宁杭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2】河南医疗队从郑州出发驰援武汉,选择的最恰当交通运输方式是( )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3】华为公司为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等医院交付了5G网络。应用5G的作用有( )
①发挥当地医务人员充足的优势②实现远程专家会诊等医疗服务③促进我国医疗资源的共享④完全替代现在的就医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1、主要的现代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_______运输、水路运输、______运输、______运输。
22、这里,有一望无际的黄土,有令人生畏的风沙;这里,更是孕育生命的摇篮;这里,就是黄土高原。根据图文资料,完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思维框图。
①____;②长城;③太行山;④秦岭;⑤千沟万壑;⑥____;⑦____;⑧暴雨;⑨____;⑩过快;⑪____;⑫水土流失;⑬植树种草。
2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左图)、“某地民居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人口分布____(稠密、稀疏)。C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D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
(2)右图民居最有可能分布在____(填字母)处,民居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
(3)欧洲的居民多信奉____(填宗教),官方语言为____。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有____。
(4)亚洲居民大多为____人种。中国与非洲各个国家的经济合作被称作____(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
(5)图中箭头代表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运输路线,路线依次经过:印度洋—红海____运河—地中海—____洋—到达____洲。红海的面积目前正在扩大,主要原因是____。
24、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___g_____h_____i_____j_____k_____l_____m_____n_____
25、与我国陆上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缅甸。
26、将少数民族与其对应节日连接起来:
哈萨克族______壮族______彝族______傣族______蒙古族______
27、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____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8、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其中“白山”指的是_ _ ___,“黑水”指的是____ ____。
29、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______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30、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 该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31、如下图,ab为一公路,cd为一河流,A、B分别为小村庄。读图回答问题。
(1)村庄A在村庄B的________方向,当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________风。若有一辆车从a向b行驶,则其行驶方向是先向西再转________方向。
(2)图中河流cd段(箭头所示)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__向_______流。
(3)若该图比例尺为1:5000000,则图中的公路每延伸1厘米,代表实际路程增加_______千米。
(4)若该地区要建一个造纸厂,因其有一定的污染性,要考虑选择下风向,则该地区的最佳厂址是图中abcd四点的______点。
32、读我国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注入A______海,主要流经______地区(干湿区)。
(2)黄河上游是指从源头到内蒙古_______的河段,图中甲________平原和乙_______平原是上游重要的农业区。
(3)黄河中游最大的支流①是_________。
(4)黄河流经_______(地形区名称)时,携带了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后,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地上河”的景观。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特别行政区:A__________;B________;河流:C__________;海域:M___________;内海:D____。
(2)N省___________和E省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山脉)为界。
(3)F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N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图1)、“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我国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3)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____。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地势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____大。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流量小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主要原因是____。
(4)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____地区(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____(大/小)。
(5)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____、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这些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区域B表示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
(2)区域A和B大到以 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①为 林区,②为 林区。
(4)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 和 ,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 。因此从地形上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