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四省区中,甲的日出时间最早
B. 乙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
C. 丙为四川省,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
D. 丁简称粤,行政中心是广州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蒙古 B.朝鲜 C.印度 D.日本
3、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8日20:00(东8区)正式在湖北武汉举行,我国在巴西(西3区)打工的人员于当地看现场直播时间是:
A.10月18日9:00 B.10月19日5:00
C.10月18日5:00 D.10月19日9:00
4、菏泽市的黎明同学家里有一片果园,在果园里他可以摘到的本地水果是( )
A.柑橘 B.苹果 C.椰子 D.香蕉
5、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东西两侧分布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2】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6、下列产业中,属于北京积极发展的是( )
A. 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 B. 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C. 纺织工业、水稻种植业 D. 有色冶金工业、汽车工业
7、我国地势特点在气候方面的优势为( )
A.沟通东西部水上交通
B.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利于暖湿的夏季风深入内陆调节夏季气温
D.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8、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共有56个民族 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匀分布 D.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
9、城市和乡村最主要的差异是( )
A. 人口多少的差异 B. 从事的生产劳动方式
C. 交通方式不同 D. 面积大小的差异
10、位于我国第一阶梯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11、阅读下列四幅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四省区的数字与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云或滇—昆明
B.②—黑—哈尔滨
C.③—藏—拉萨
D.④—甘或陇—兰州
【2】下面对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
B.②省同蒙古相邻
C.③省有北回归线穿过
D.④省位于我国领土最南端
12、初二学生巴特尔生活在草原上,他的家乡男女老少都善于骑马,饮食以牛羊肉的食品为主,有举办“那达慕”大会的传统。巴特尔最有可能是( )。
A.蒙古族
B.藏族
C.达翰耳族
D.景频族
13、下列A、B、C、D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区的天然界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位于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B.B是晋、鲁两省的界山
C.C为天山,地处我国西北地区
D.D为昆仑山
14、不属于我国的灾害性天气的是( )
A. 洪涝干旱 B. 地震泥石流 C. 台风寒潮 D. 沙尘暴暴雨
1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A.长江上游的特征
B.长江中游的特征
C.长江下游的特征
D.长江中下游的特征
16、“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主要原因是( )
A.长度特别长
B.流域面积大
C.河道特别弯曲
D.堤坝修得不够坚实
17、台风有过也有功,体现在有功的一面是
A.带来狂风
B.带来暴雨
C.吹毁建筑物
D.缓解旱情
18、(题文)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西北地区人口密集 B. 东北地区人口密集
C. 黑河腾冲线两边人口密度差异明显 D. 东部地区人口稀少
19、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20、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状况,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A.禁止一切资源的开采,保护好资源
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大幅度提高资源开采总量
C.大量进口各种资源,提高人均资源占有量
D.加大资源保护力度,节约、综合利用资源
21、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分为湿润、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类地区。
22、我国山区多,平原少.所以耕地资源不足,但是山区在发展 、 、 、 等方面还占有优势.
23、我国目前已经形成______、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基地。
24、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___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
25、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________________,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保护措施。
26、读下面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四幅图中:表示广州的是图 ___,表示武汉的是图 ___,表示北京的是图 ___,表示哈尔滨的是图 ___.
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___.
(2)四地中:7月气温相差 ___(大或小),1月气温相差 ___(大或小).
27、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著名高等院校很多,请写出两所: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8、读图,填出字母或符号所代表的各地理事物的名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俄罗斯、蒙古、南海、东海。
(1)邻国:甲_________,乙________。
(2)邻海:丙_________,丁________。
(3)高原:A________,B________。
(4)盆地C_________D_________
29、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对应的风俗填在横线上.
①那达慕大会 A.朝鲜族
②长鼓舞 B.壮族
③三月三歌节 C.傣族
④泼水节 D.蒙古族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0、(题文)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________状,规模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________地带,呈________状;河湖附近的聚落多呈________状或环状。
31、读“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热带主要有______种气候类型,其中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纬线)附近地区,如南美洲的_________平原、非洲的________盆地和亚洲东南部的________群岛
(2)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3)四地各月平均气温均在______ ℃以上,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4)与丙地相比,甲地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_____。(选择填空)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落叶阔叶林
3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读台湾省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①____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上的气候界线向南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海水晒盐依靠自然蒸发,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岛____岸,是著名的盐场。该地形成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可能是____、____。
(3)台湾省约70%的人口祖籍为闽南,他们来自____省,说明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33、读中国地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能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________(OP或MN)。
(2)左图中,A—F代表的地形区中: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_______(填字母);地面平坦,一望无垠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表崎岖不平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左图中,①—③代表的山脉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4)右图中箭头表示_________(东南、西南)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_洋,此时,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较_______,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灾害。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疆域辽阔,东西横跨约5200千米,南北纵贯5500千米,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及部分地区的气候坐标图。
(1)C、D两区域的分界线既与我国1月份_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又与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吻合,影响此线南北两侧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C、D两区域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
(3)B区域突出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该区域生产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____。
(4)A区域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故称_________农业,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_。
(5)自然环境对民居有较大的影响,下列民居属于B区域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6)b地与a地所处的纬度大体相当,但7月份平均气温b地比a地低近20℃,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35、旅游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是泰国最大的海外游客来源国。某中学的同学们对泰国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学习。下图为泰国简图和中南半岛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位置组)
(1)泰国地处____带,位于____河三角洲。
(旅游资源组)
(2)清迈及周边是泰国重要的避暑胜地据图分析该区域成为避暑胜地的自然条件:____;____。(提示:可从纬度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
(3)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两方面分析泰国吸引大量中国游客的有利条件:____、____。
(民俗文化组)
(4)泰国人喜食菠萝饭、芒果饭,传统民居也极具特色。请从饮食和传统民居中任选一方面描述其特征,并分析其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