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泼水节和那达慕大会是( )省区的民俗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④②
2、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A.普遍高温
B.普遍低温
C.南北温差大
D.东西温差大
【2】影响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3、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各有特征,回答问题。
【1】图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1年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B.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C.减少人口数量
D.缓解人口老龄化
4、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A. 国民经济的主导 B. 国民经济的基础
C. 国民经济的关键 D. 国民经济的支柱
5、(题文)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省长冬无夏
B. 东部地区湿润,西部地区干旱
C.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长江三角洲温暖湿润
D. 东部河网密布,西部河湖稀少
6、世界那么大,老师领你去看看。青岛某中学师生利用假期组织研学旅行,分四个小组分别沿着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探索自然奥秘。结合下图,完成小题。
【1】四条研学路线中,既可以观赏黄河落日,又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以下区域特点,是丁路线同学在南方考察时所作的“研学笔记”的是( )
①非季风气候区②水田为主③气候湿热④土地荒漠化严重⑤有色金属矿产丰富⑥特色美食烤全羊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7、读图,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B.调水的目的是沟通五大水系
C.西线路线短,工程量小
D.中线引长江干流补水给京津两地
8、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节约用水 C. 兴修水库 D. 防治水污染
9、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暴雨和泥石流
B.干旱和水土流失
C.荒漠化和干旱
D.酸雨和水土流失
10、目前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C.以重工业为主
D.电子工业为主
11、下图中A、B、C、D四个铁路枢纽城市,不是直辖市或省会级城市的是( )
A. B.
C. D.
12、我国疆域辽阔,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B.我国的领海是从大陆边缘向海上延伸12海里
C.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D.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台湾海峡
13、我国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最主要的是( )
A.草场资源普遍超载,全国森林覆盖率降低
B.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C.农村房舍、工厂、交通设施占用大量耕地
D.农村房舍占用荒地
14、我国云南的竹楼屋顶坡度比新疆民居要大,这是因为云南( )
A.降水多
B.气温高
C.风沙大
D.昼夜温差大
15、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 福建、台湾 B. 北京、上海 C. 湖北、湖南 D. 西藏、青海
16、关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C.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D.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人口密度小
17、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结构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势西高东低,地表起伏大
C.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D.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8、下列关于我国疆域和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C.陆上疆界和海岸线都漫长
D.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19、图示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A.土地污染严重
B.乱占耕地现象
C.严重的水土流失
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
20、地理社团的学生合作,完成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任务,并通过它进一步的认识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乒乓球中部画上一个圆圈,代表赤道
B.a、b两点分别代表两极
C.连接ab两点的铁丝为地轴,是真实存在
D.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66.5°
【2】如果在做好的地球仪上画纬线,下面最接近纬线画法的是( )
A.
B.
C.
D.
21、交通运输方式
A ,B航空运输 ,C ,D ,E 。
22、甘肃省的简称是_______或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
23、我国三大棉花产区分别是:新疆南部、 、 .
24、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5、我国农业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6、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我国位于____洲东部,____洋西岸。
2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 )和东北地区。
28、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29、目前,我国人口与 ______ 、社会、 ______ 、环境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30、写出图中四种民族风情的名称和对应的民族。
A____手鼓舞 B_____孔雀舞C_____跳板 D_____摔跤
31、读“北美洲和美国本土示意图”和“欧洲和乌克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欧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濒临的大洋是____,两地区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
(2)与欧洲西部相比,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①区域)仅分布在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国家主要是____国家。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牛奶、乳酪等食物,这与当地发达的____业有关。
(4)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美国则是世界重要农业大国,两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势是____。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资源根据属性特征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____资源,水资源属于____资源。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____流域的水调往____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____水库调水,经过郑州、____等省级行政中心,将长江水最终调到北京和天津。
(4)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水资源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
33、“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摄制组,从广西出发,按顺时针方向途经九个省区至辽宁,影像来记录变化中的中国边疆。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省区简称),②_______(盆地),③_________(河流)
(2)专题片中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a沙漠边的绿洲、b寻幽访玉走腾冲、c醉美长白山、d寻找藏文化起源,按拍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
A、 a─b─c─d B. b─d─a─c
C、 c─b─d─a D. d─c─b─a
(3)读两幅民居景观图,两地民居特点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4)读图依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选择C区域最恰当的图例是_________。
34、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河流A为_____,D为_____油田。
(2)乙图中河流F为_____,H为_____水电站。
(3)试猜一下,被称为“世界加油站”的是_____图中主要国家,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的是_____图所示的主要国家。
35、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山脉,最后流入_____海.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_平原.
(4)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_____(填地形区),这里的植被长期遭到破坏、地表失去保护,使这里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下游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治理这种现象的根本措施在于_____
(5)黄河的长度远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七分之一,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