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揭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是中国国家画院典藏的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描绘了我国某少数民族秋收的喜悦场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场景中人物所代表的民族是(     

    A.蒙古族

    B.朝鲜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2】图中描绘的场景最可能发生在(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长白山山麓地区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绿洲

  • 2、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经过云、桂、琼、台

    C.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在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3、2021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盛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疆的小明和浙江的小红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这场盛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和小红的家乡分别位于图中的(     

    A.③④

    B.①⑤

    C.⑥⑦

    D.②⑧

    【2】小明和小红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A.长沙,西安

    B.郑州,南宁

    C.呼和浩特,成都

    D.乌鲁木齐,杭州

    【3】下列有关小红家乡所在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位置最东的省

    B.近海有丰富鱼类资源

    C.位于地势第二阶梯

    D.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 4、读“我国东部地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我国东部地区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为雨热同期,原因是(  )

    A. 大陆性气候显著   B. 季风性气候显著

    C. 海洋性气候显著   D. 地形复杂多样

  • 5、东坡表示不服,拍马赶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密州位于今天山东诸城。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齐鲁大地、泱泱齐风,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山东的简称是(   )

    A.   B.   C.   D.

  • 6、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

    A. 台湾的火烧寮   B. 吐鲁番盆地   C. 曾母暗沙   D. 珠江三角洲

     

  • 7、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产活动。下列与地理环境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A.春种秋收

    B.工程选址

    C.电子产品更新换代

    D.商业网点布局

  • 8、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代表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2】气象灾害②能影响到的省区是(     

    A.福建

    B.新疆

    C.青海

    D.西藏

  • 9、我国四大高原各具特色,正确的叙述是

    A. 青藏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形广布

    B. 云贵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 内蒙古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10、2022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是一个海洋大国。下图为中国海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四大盐场中最大的是(     

    A.长芦盐场

    B.淮北盐场

    C.布袋盐场

    D.莺歌海盐场

    【2】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的做法可取的是(     

    A.大量砍伐红树林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

    C.大规模填海造陆

    D.禁止在休渔期捕鱼

  • 11、扬州市管辖三区、两市、一县,这其中不包括(     

    A.宝应县

    B.海陵区

    C.邗江区

    D.仪征市

  • 12、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图1)和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C区域是(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2】图1中F区域农作物的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二年三熟

    【3】图2中③区域的天然植被是(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

    【4】图2中①区域与②区域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600毫米

    【5】图2中④区域内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 1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平原、盆地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多

    C.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D.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 14、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尽早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读图“台湾省地形”,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岛屿①是钓鱼岛

    B.山峰②是我国最高峰玉山

    C.东部濒临③是南海

    D.与④福建省隔海相望

    【2】关于台湾美誉,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上米仓——盛产小米

    ②东方甜岛——盛产甘蔗

    ③水果之乡——水果种类多,产量大

    ④植物王国——热带植物种类繁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关于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铁路交通便利

    B.本地资金雄厚

    C.大量受过教育培训的劳动力

    D.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15、连云港主要位于哪一地形区上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 16、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 17、近年来,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大量的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南极洲的煤是古代动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成的

    B. 南极洲的煤是在现在的位置形成的

    C. 南极洲的煤是人工搬运的结果

    D. 南极洲的煤是在低纬度地区形成的,由于地壳运动而漂移到了现在的位置

  • 18、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人类生产方式影响

    B.受人们生活方式影响

    C.开发历史长短不同

    D.受气侯、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

     

  • 19、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

    B.江苏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之一

    C.漠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D.平原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

  • 20、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客运和货运周转量都居我国第一位的是 (   )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管道运输   D. 水路运输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西北地区春季常见的特殊天气是________

  • 2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的依据是____

  • 23、三江平原是由_____、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形成的。

  • 24、五种地形类型中,我国面积最小的是______

  • 25、南极地区泛指________以南地区,北极地区泛指________ 以北地区,以________ 为核心,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

  • 26、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阶梯,东部主要是____高原,西部是____和____相间分布。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阶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____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 27、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____,夏季____

  • 28、我国地势________,呈______分布的特点。______构成我国第一阶梯。第二阶梯以______________为主。

  • 29、我国地势的总趋势是_______,呈_______状分布。

  • 30、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因四季如春而被美称为春城”。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重要的经济支柱是_________业。本区由于气候干早,植被稀少,再加上过度放牧和是荒等原因,许多地方发生了土地退化现象,土地_________日趋严重。

    (2)图中的①②③三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得益于_________(河流名称)水的灌溉。_________(填序号)是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来自_________山脉的冰雪融水。

    (3)西北地区自A一B一C自然景观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

    A.草原一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一荒漠草原一草原

    C.草原一荒漠一荒漠草原

    D.荒漠一草原一荒漠草原

    (4)西北地区的_________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_________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 32、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板块名称:②______________,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板块.

    (2)红海海域是由于地处板块_______(填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地带,故其面积逐渐_______(增大、减小);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填代号)板块与_______(填代号)板块_______(填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形成的.

    (3)2014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是_______

  •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冰糖心苹果色泽鲜艳、甜美多汁,糖分积累成透明状堆积在果核,形成特别的冰糖心。新疆阿克苏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冰糖心苹果的主要产地。下图为阿克苏位置示意和气候资料图。

    (1)阿克苏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

    (2)阿克苏河属于____________(填“内流河或“外流河”),河水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3)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喜光的温带果树,年降水量达到50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结合阿克苏气候资料图,分析阿克苏成为冰糖心苹果种植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4)近年来,阿克苏地区还在快速发展果汁加工业。其主要原因是( )

    ①市场需求量大②土壤肥沃③靠近原料产地④降水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34、下图为“黄河流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河属于____(选填“内流”或“外流”)河。

    (2)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②是____平原。

    (3)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四座城市共同的分布特征是____

    (4)图中调水工程(东线),解决的是我国的水资源____分布不均。

    (5)图中③所在的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 35、黄河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给我们华夏人民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是“母亲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读图完成以下内容。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__(山),注入G________(海)。

    (2)黄河在B处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誉的________平原。

    (3)黄河上中游的分点C为________,中下游的分点D为________;C、D之间的黄河中游,主要流经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较大的支流E为________(河)、F为________(河)。

    (4)黄河下游流经___________(地形区),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的很大部分沉积于下游河床,形成举世瞩目的“________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