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周口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关于我国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分布是东部沿海地区多,长江沿岸地区很少

    B.我国西部地区无现代化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D.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缓慢

  • 2、下列关于自贡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处亚热带,湿润

    B.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3、读“中国温度带图”,回答下列小题:

    【1】山东青岛属于(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2】①所示温度带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一年两熟到三熟

    D.一年三熟

  • 4、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读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是塔里木盆地

    B.②是黄土高原

    C.③是内蒙古高原

    D.④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 5、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B.苏伊士运河 C.大高加索山 D.黑海(土耳其)

  • 6、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A.143人 B.39人 C.50人 D.500人

  • 7、齐鲁之邦、孔孟之乡,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山东。读山东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域面积广大,威海濒临渤海,日照临黄海

    B.黄河在山东省境内支流较多

    C.济南地处黄河与京广线的交汇处

    D.“一山”是指①泰山,“一圣人”是指孔子

  • 8、下列关于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大量出口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C世界工厂之称

    D班加罗尔被称为该国的硅谷

     

  • 9、关于塔里木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   B. 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

    C. 盆地边缘山麓地带分布着绿洲   D. 盆地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10、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各族人民积极驰援湖北武汉,同心抗疫。读图“部分省区驰援武汉的救援物资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黑龙江省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应选择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2】位于广东省的美的集团采购的辽宁产N95救护车,一路经津、冀、豫、鄂,抵达武汉,据材料分析可知(     

    A.救护车产地在京津唐工业基地

    B.途中经过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美的集团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武汉市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3】我国民族企业华为公司为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等医院交付了5G网络,应用5G网络的作用有(     

    ①发挥当地医务人员充足的优势              ②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

    ③完全替代面对面的就医方式                    ④实现远程专家会诊等医疗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1、以下选项不属于我国的气象灾害的是(  )

    A.旱涝   B.泥石流   C.寒潮   D.台风

     

  • 12、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的民族有

    A.54个

    B.55个

    C.56个

    D.57个

  • 13、下图所示典型景观为我国的

    A.江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 14、谚语“上山云里钻,下山走河边,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中描述的山脉最有可能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南岭 C.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 15、下列民族与其民族节日对应中,错误的是( )

    A.傣族——泼水节

    B.藏族——雪顿节

    C.汉族——元宵节

    D.苗族——丰收节

  • 16、读“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反映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向海洋推进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D.中部高,东西低

    【2】沿乙路线考察不经过我国地势(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四级阶梯

  • 17、下列省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

    A.青海省   B.湖南省   C.西藏自治区     D.甘肃省

     

  • 18、读“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构成图”,该图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东高西低

    C.地势平坦开阔 D.地形以平原为主

  • 19、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

  • 2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把实行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 23、我国的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位于 地区。

     

  • 24、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______,浪费惊人;此外,严重的___________也加剧了缺水程度。因此,节约用水、保护__________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 25、聚焦特征。

    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景观千差万别,区域特征独具特色。读图判断区域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区域特征和环境灾害。

     

    景观图片

     

    区域名称

        A     

    东北三省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区域特征

    地表特点

         C     

    山河大势

          D     

         E   型经济

    地处   F  之地

    地理位置优越

    环境灾害

        G      

    寒潮、冻害

          H    

            I     

     

  • 26、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_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 27、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 28、将下列地区与别称连线。

    A柴达木盆地                       ①黑土地

    B四川盆地                           ②紫色盆地

    C东北平原                           ③聚宝盆

    D黄土高原                           ④黄土地

    E南方地区                           ⑤红土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 29、填写各省(区)的全称和行政中心。

    图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图8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 30、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牧区的名称:C____

    (2)写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③____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____,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多为____,主要种植水稻等。

    (4)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 32、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他心系长江、不忘黄河。一江一河,一南一北,同时并举。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观察发现,图一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____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_____

    (2)同观察图二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_______;乙地表植被________,水土流失多。图一中的水样B与图二中的________(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长江水能集中在上游段,主要原因是上游段________

    (4)阴影地区森林破坏对上游段水文特征的影响是________,对中下游的影响是________

    (5)长江货运量是密西西比河的5倍,莱茵河10倍,稳定世界各大河第一位,长江下游航运价值高的自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说出两条)。

    (6)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控制性工程,其综合效益主要有________(说出两条)。

    (7)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强长江全流域生态建设需要(_____

    A.加强长江下游的水土流失治理   

    B.加强长江上游矿产资源的开发

    C.加强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等

    D.继续扩大流域内的耕地面积,筑堤圈地

  • 33、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甲、乙地的气候具有____的特点,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B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____(温度带),D地区主要位于____(干湿区)

    (3)自然环境对民居有较大的影响,图2中的民居属于A地区的是____(填代码),①民居主要在我国的____(地形区)。

    (4)南北方民居“南尖北平”主要是为了雨水的下泄而形成的差别,从自然因素分析主要是受当地的____多少影响形成的。

  • 34、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为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以通过________解决。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____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________业。

    (4)读图看出,北京市处于我国的________带内。

  • 35、读中国疆域及邻国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_____洋的西岸,海陆兼备。邻国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_____

    (2)我国领土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B_____海,中国海军在此放有主权碑。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钓鱼岛所在海域属于C_____海。

    (3)①是_____(填行政区全称),这里的居民主要为_____族。

    (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②③两省区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行政区简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人口大规模迁移     B、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发展规划     D、自然条件的差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