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有“黑土地”之称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2、我国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草原
3、下列关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搭配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耕地-种植业 B.华北平原-草地-畜牧业
C.四川盆地-耕地-种植业 D.东北平原-林地-林业
4、图中矩形代表了亚欧大陆,阴影部分最能反映我国地理位置的是( )
A. B.
C. D.
5、小明在向妹妹介绍有关我国民族知识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或风俗习惯
B.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C.各民族都有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D.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6、山西省所处的温度带是:
A. 寒温带 B. 亚热带 C. 热带 D. 暖温带
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递增
C.从东向西逐渐增加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A. 东南多,西北少 B. 夏秋多,冬春少
C. 东南少,西北多 D. 夏秋少,冬春多
9、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重庆
B.南京
C.杭州
D.上海
10、徐州的小明同学调查发现班上有五名少数民族的同学,这印证了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
A. 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区独立居住 B.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 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
11、江西省和福建省的界限是 ( )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 C. 巫山 D. 武夷山
12、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3、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度最低的是( )
A.台风
B.滑坡
C.泥石流
D.崩塌
14、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
A.四季都丰富
B.春秋
C.冬春
D.夏秋
15、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盐城大丰区附近海域发生5.0级地震,全省大部分地区有震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泥石流
B.寒潮
C.滑坡
D.地震
【2】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逃生方法正确的有( )
①紧闭大门,等待救援②在高楼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③在街上,紧紧抱住电线杆④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我国高新技术工业的中心城市是
A.广州、上海
B.成都、上海
C.北京、上海
D.深圳、北京
17、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 唐山皮影戏 B. 秦腔 C. 川剧变脸 D. 苏州评弹
1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体现出我国粮食政策的高度一致性和连贯性。下图为近年来我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海南两省经济发达,雨热条件较好却是我国高缺粮区,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粮食供需盈余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丰富
B.作物一年三熟
C.淡水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多
【3】下列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
①保护耕地②毁林开荒③科技兴农④围湖造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长江三角洲
20、我国迎来最早的一天的是( )
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漠河 D.乌苏里江
2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________。
22、下图为中国政区空白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A._____,B._____,C._____, D._____,E._____, F._____,H._____, J._____,G._____,M._____, N._____,
23、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是____________。
24、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我国 灾害频繁
25、长江发源于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海。
26、请你从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从气候特点入手,设计当地民居。
乙地 | ||||||||||||
气温(℃) | 22.5 | 22 | 24 | 24.5 | 22.5 | 24.5 | 22 | 21 | 22.5 | 26.5 | 29.5 | 26.5 |
降水量(mm) | 250 | 225 | 235 | 240 | 220 | 215 | 225 | 250 | 205 | 240 | 250 | 310 |
你选择的是____地。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2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________,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________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________减少;还向________输送大量泥沙,给________和________造成巨大困难。
28、19世纪末,巴西开始了________进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________大国。
29、我国共有 个民族,其中,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省.
30、湖北与我省相邻,我们经常看到它们的车辆,湖北简称 ,省级行政中心在 .
31、读我国红茶主要产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茶树性喜温暖、潮湿,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30℃之间。从图中红茶产地判断,茶树生长需要年降水量至少在_________毫米以上。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红茶产地主要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_________。
(2)红菜产地的居民有饮茶的习惯,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部分地处_________带,气候炎热,人流汗较多,于是少不了喝茶解渴。
(3)红茶品种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简称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_。
A.滇红——桂B.宜红—鄂C.越红—苏D.宁红—湘
(4)小种红茶产地夏季多发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
32、读“黄河、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分别描出黄河、长江的干流。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发源地:A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B 支流:C 。
发源地:D 注入海洋:E东海 支流:F 。
(3)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 河,它们都发源于地势三级阶梯的第 级阶梯,上游均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落差大,水流急, 资源十分丰富。
(4)说出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的理由。
(5)说出黄河“地上河”所分布的河段,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33、下图为东北三省的地形和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其地貌特征为________。
A.山高水深,纵列分布 B.千沟万望,支离破碎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2)大兴安岭东西两侧降水差异显著,B地比A地年降水量多,请说明理由________。
人参喜冷湿,怕积水,忌强光直射,长白山西侧的抚松县有种植人参传统。当地农民采取“伐林栽参,大棚种植”的方式增大种植面积,提高人参产量。近年来,当地推广“林下栽参”逐步替代“伐林栽参”的种植方式。林下栽参,种植的人参产量低,但品质优良,单价高。(注:林下栽参即在天然林下种植参种,让其自然生长。)
(3)下图为抚松县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右图示地区中最适合“林下栽参”的地点是________地(单项选择),请说明理由__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4)你是否赞同抚松县以“林下栽参”替代“伐林栽参”?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4、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A____山脉,注入B____海。
(2)上、中、下游分界点:C____,D____。
(3)黄河的支流E是____。
(4)F____高原,该高原地表的显著特征为____、____。
35、读我国部分区城略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陇海——兰新线的起止点是连云港——__________,在甘肃段是沿_________山脉的山麓地带修建,在新疆段穿过了,_________山脉。
(2)兰州是_________省的省级行政中心,该省的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乌鲁木齐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族(填少数民族名称)主要聚居的地区;该区域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________区,主要用于___________(选填“牧业”或“林业”)。
(3)出阿拉山口,铁路线连通到我国西北陆上接壤的甲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国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