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大西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C.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D.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
2、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蕴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将其输送到东部城市,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
3、我国享有独立主权的内海有()
A. 渤海和琼州海峡 B. 北海和琼州海峡
C. 渤海和黄海 D. 渤海和多佛尔海峡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
A.吐鲁番 B.海口市 C.三亚市 D.广州市
5、珠江三角洲地区是( )
A.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6、连接青海格尔木与甘肃敦煌的敦格铁路全面建成通车后,敦煌和格尔木两地之间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从此一线牵,让各地热爱旅游的人们将它称为玩转西北旅游的“网红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敦格铁路( )
A.跨越了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是京包线与青藏铁路的联络线
C.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条铁路
D.使川、藏两地联系更密切
【2】敦煌壁画历经约1500年历史,能保存至今,原因最可能是( )
A.沿海地区,距海较近
B.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C.气候干燥,不容易受潮变质
D.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7、“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指的是
A. 西亚 B. 中东 C. 欧洲西部 D. 北非
8、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B.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C.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部
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
9、下面甲、乙、丙、丁为四个省的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幅图中有两个简称的省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0、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其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青藏高原﹣耕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
D.大兴安岭﹣林地
1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1月0℃等温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③④⑤
12、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 )
A. 昼夜长短不同 B. 四季变化现象
C. 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 天气风雨阴晴的变化
13、下列情境应选择公路运输的是( )
A.一吨蔬菜由泰安运往济南
B.十万吨铁矿石由海南运往上海
C.一批急救药品由云南运往北京
D.一批两千万吨木材由东北运往广州
14、传统民居可以体现一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景观,其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民居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省区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3】下图反映的是( )
A.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
B.傣族的泼水节
C.瑶族的盘王节
D.彝族的火节
【4】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东南、西北
B.东北、西南、东南
C.西南、西北、东南
D.西南、西北、东北
16、下列各省区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
A.广东、福建 B.广西、云南 C.江苏,浙江 D.辽宁、山东
17、长江发源于下图中的①( )山脉.
A.昆仑山
B.唐古拉山
C.巴颜喀拉山
D.天山
18、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
A.耕作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
B.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生长周期短
C.盆地面积广大
D.土壤肥沃,土地连片
19、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分布有“小杂居、大聚居”的特点
B.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汉族居住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聚居
20、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形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畜牧业
B.大兴安岭–林业
C.内蒙古高原–种植业
D.东北平原–渔业
21、香港形成了以 为基础,以 、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22、我国位于 半球和 半球,多于五带中的 。
23、长江源自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____海,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区,是我国第一长河。
24、填空题。
1、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 位,与 个国家相邻。
2、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 、 、 三级。
3、黑龙江省的 到云南的 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4、在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 ;只有 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5、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
6、我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四川盆地属于那个 带。
7、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 和 等。
8、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被称为 ,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被称为 ,内流河主要分布于我国 (选择“内陆”或“沿海”)地区。
25、主要的现代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_______运输、水路运输、______运输、______运输。
26、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2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3)当我们参加今天的考试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图中 点。
2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相互交错居住。
29、读中图,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a是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①是____山脉;巫山西侧是____盆地。
(2)读三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知,该市____月份平均气温最低,____月份降水量最大。
(3)三明市位于我国____区(“季风”成“非季风”),乙地降水____,(“多”或“少”)
(4)图中三明市位于____(湿润或干旱)区,气候类型是____。
30、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
31、根据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1)读上面左图,我国人口发展总的是呈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曲线坡度越大代表人口增长速度越_______(填“快”或“慢”);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最快时期为_______(填序号);从1982年开始,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填“加快”或“减缓”),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__政策。
(2)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口总数是_______亿人,到2010年猛增到_______亿人,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___。
(3)读图,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人数约为_______亿人;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_______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32、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山西省的轮廓。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洋:A 邻国;B 省(区):C 。
(3)我国地域辽阔,陆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 级,共有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4)下列少数民族节日主要分布在广西的是( )
在学习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课堂上,李强说:“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经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地,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陆上交流和经济往来。”
(5)请说出李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依据。
(6)请说出我国含有“南”或“北”字的省级行政区。
33、读我国交通运输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广线是_________方向的重要干线,沿线经过的河流有黄河、淮河、长江、_________等。
(2)京广线连接了我国图中甲、丙两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甲是_________工业基地,丙是_________工业基地。丙工业基地是以_________(填“轻工业”或者“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该基地现发展为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该密集区的中心城市为_________。
(3)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填甲/乙/丙)请你试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简答两点)。
(4)图中,西安到郑州段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_,该铁路线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_________。
34、读东北三省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甲,山脉A是 ,地形区B是 .东北山河分布特点是
(2)读图丙,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 的基地.根据图乙分析东北三省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年5月27日,我国经过多年的科研探索,在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为终结芯片硅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方案。中国目前除了碳纳米管之外,在石墨烯等多个新材料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的碳基半导体研究是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
材料二:图一“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和图二“我国新材料聚集区分布示意图”。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沿海/内陆),其中③是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①是___________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与③相比其优势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
(3)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的研发最主要依靠__________(科技力量/劳动力/政策支持)。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相关产业属于____________产业。
(4)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逐渐形成集群式发展模式,形成以_________聚集区、________聚集区和珠三角聚集区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分布。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的研发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聚集区。
(5)我国工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其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
A.丰厚的农业基础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领先的技术与人才优势
D.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