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省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省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一定要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保护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地体系,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读青藏地区示意图。
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长江、黄河、珠江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B.设立国家公园最主要的目的是大力发展旅游业
C.湿地广布、湖泊众多,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D.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2、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与植被破坏、不适当开挖无关
B某地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
C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
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3、有关长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
B.是江海交汇之地
C.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
D.自古就有“海上米仓”之称
4、生活在哈尔滨的小明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小红,小红说:“我很喜欢雪,但是我都15岁了,在家乡从未见过下雪!我真羡慕你!”。下面四个城市,小红的家乡最有可能是(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海口
5、下面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B.长江北称作“黄金水道”的原因是水力资源丰富
C.“人在水上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上游的情景
D.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黄河中下游的共同特点
6、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
A.种植水稻 B.植树造林 C.下海捕鱼 D.石油开采
7、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河流众多,多为内流河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2】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地表崎岖不平
B.热量不足
C.机械化水平低
D.劳动力不足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发展林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人民币上没有的文字是( )
A.蒙古文
B.藏文
C.朝鲜文
D.壮文
9、“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暴发后,全国各地“搬家式”支援湖北省的抗疫工作,其中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洋葱、苹果和馕,内蒙古自治区的羊肉和牛奶,西藏自治区的牦牛肉和矿泉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螺蛳粉和脐橙,山东省的馒头和蔬菜,黑龙江省的大米,吉林省的苹果和酸菜……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支援武汉的部分物品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物资与其产地简称对应的是( )
A.粤——脐橙
B.藏——牦牛肉
C.藏——马铃薯
D.蒙——羊肉
10、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朝鲜 C.蒙古 D.越南
11、福建南部沿海降水丰富,图10为该地建筑中比较独特而别致的蚝壳墙。砌墙时,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等层层堆砌成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生蚝广泛分布于近海浅水区域,是当地人们喜爱的食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蚝壳以约45°的倾角向下排列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观大方
B.节约蚝壳
C.坚固耐用
D.利于排水
【2】生蚝壳为墙的主要环境意义是( )
A.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B.墙面多棱,利于防盗
C.美观大方,十分坚固
D.蚝壳丰富,别具一格
12、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生长地区,说明了我国( )
A. 季风气候显著 B. 夏季普遍高温 C. 气候复杂多样 D. 雨热同期
13、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共有
A. 23个 B. 34个 C. 30个 D. 31个
1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多
B. 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 分布均匀
D. 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15、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有( )
A.冬小麦、黄麻
B.春小麦、大豆
C.甜菜、青稞
D.蕉麻、谷子
16、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D.河流太少
17、我国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原因是( )
A. 我国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B.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C. 人类破坏大自然 D. 过度开采地下资源
18、有关我国工业节水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B.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C.将工厂建在河湖附近,方便取水和排水
D.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1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习俗。吉林省有囤秋菜的习俗,秋季人们囤置大量蔬菜在地窖中,当冬季来临,再拿出来吃。下图是吉林某地囤秋菜景观图,与吉林省囤置秋菜的习俗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秋季寒潮多发
B.人们喜食秋菜
C.秋季蔬菜价格低
D.冬季寒冷而漫长
20、长度居我国首位、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21、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______带, 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22、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后,将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
目前,科学家呼吁,由于二氧化碳增多,要警惕全球变暖。为了表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和全球变暖的不良后果,请将以下各项内容的序号,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相应的方框内:①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②森林被大量砍伐;③沿海低地被淹没;④冰川融化;⑤海平面上升;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⑦温室作用使气温升高。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形区是_________。
24、俄罗斯的气候主要以______气候为主,冬季______,夏季______。
25、北京的____,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6、中国是世界人口________的国家,因此实行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政策。
27、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我国降水集中在 季节,相比之下, 季节雨水要少一些。
28、我国有_____个温度带,海南岛属于_______带。
29、香港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港,澳门经济支柱产业是_________。
30、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和 半球。
31、读“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洋,B表示____洋,E是____洲,马六甲海峡是连接这两个大洋的天然水道。
(2)东南亚的两大组成部分是中南半岛和____,中南半岛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
(3)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地,____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请分析东南亚盛产该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____。
32、地形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高原,B____盆地。
(2)盆地里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
(3)可桢先生评论中国有一条山脉,“此山脉南北二区域间之差异,盖以气候显然不同,遂使华北、华南植物之种类,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别”。这条山脉就是____。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它位于____处。(填阶梯图中相应的数码序号)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三角”是以武汉、长沙、南昌3个城市为核心,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昌九城市带组成大的城市集群。以浙赣线、长江中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新的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
材料二:如图为鄂、湘、赣三省略图
(1)“中三角”三省位于________(地形区)。从气候方面看,该地区________资源丰富。
(2)湖泊A是________,长江在江西省境内的主要支流是________,其流向是________。
(3)图中铁路线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34、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2年1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航展)在广东珠海开幕。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首次携C919大型客机亮相,并通过馆内展览、室外静展和飞行展示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呈现中国大飞机事业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资料二:左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
(1)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工业基地____(填代号)。
(2)A是____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____(轻、重)工业基地。
(3)B工业基地是所在地区发展经济的最大制约性条件是____资源不足,为解决此问题,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是____。
(4)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包括____和____,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3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②地区典型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气候。
(2)P岛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___族;钓鱼岛位于P岛的___________方向。
(3)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依次出现在黄河流经地域的一组是( )
A.酥油茶-吊脚楼-蒙古袍-四合院
B.碉房-兰州拉面-马头琴-窑洞
C.蒙古袍-土楼-窑洞-京剧
D.坎儿井-那达慕大会-信天游-四合院
(4)试列举②和④地区在生产和生活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一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