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下表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世界平均水平=100%)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种类 | 煤炭 | 耕地 | 水 | 天然气 | 石油 |
占比 | 79% | 40% | 25% | 6.5% | 6.1% |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煤炭资源②耕地资源③水资源④天然气资源⑤石油资源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
【2】对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
B.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4
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年平均气温曲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东北地区沼泽地广布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下渗 ③河流结冰期长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⑤黑土广布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3、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 )
A.在河南郑州上大学的小明春节回兰州过年,选择铁路运输
B.上海的小雯到上海外滩游玩,选择航空运输
C.酒泉的小刚突发急症,到北京医院就医,选择公路运输
D.从山东秦皇岛运输1000万吨煤炭到上海,选择铁路运输
4、如图字母示意我国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温带大陆性分布广
③季风气候显著④高原山地气候面积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D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全年炎热干燥
B.全年温暖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
5、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它的地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
③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输气所用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管道 C.公 路 D.轮船
7、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大体一致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8、我国四大高原中,草场遍布的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9、二十一世纪是“水的世纪”,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属于家庭节水行为的是(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早上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
C.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10、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温度带划分主要依据的是( )
A.纬度位置的高低
B.太阳辐射总量
C.年平均气温
D.气温的南北差异
【2】我国省级行政区中,拥有温度带最多的是( )
A.陇
B.陕
C.豫
D.滇
11、读下表,该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3 | 16 | 14 | 9 | 8 | 7 | 5 | 10 | 15 | 19 | 21 | 22 |
降水量(毫米) | 4 | 7 | 35 | 69 | 89 | 71 | 110 | 71 | 53 | 21 | 11 | 8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12、江山如此多娇,夏季观中国皑皑白雪,最好选( )
A. 青藏高原 B. 黑龙江漠河
C. 新疆帕米尔高原 D. 海南五指山
13、新疆某超市出售荔枝、椰子的现象说明( )
A.青藏高原当地盛产荔枝、椰子 B.当地热量丰富
C.外来物种迁入 D.交通发达、保鲜技术高
14、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①京津唐、②沪宁杭、③辽中南、④珠江三角洲( )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5、下图为黄河流域简图,图中河口和桃花峪分别为上、中、下游的分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
A.发源地是祁连山脉
B.桃花峪以下河段全年通航
C.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D.干流河段④流经华北平原
【2】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却成为我国著名的农业区,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①交通便利 ②水源丰富 ③全年高温 ④地势平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黄河流域
A.水电站多位于地势的第二、三阶梯交界处
B.②河段自北向南流
C.③河段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D.壶口瀑布位于黄河的下游
【4】黄河自古多忧患,尤其是下游地区的“地上河”,严重威胁着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地上河”成因的排列顺序,符合框图结构的是
① 河床抬升 ②流速减慢 ③华北平原 ④含沙量大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16、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
A. 鄱阳湖 B. 青海湖 C. 洞庭湖 D. 洪泽湖
17、以下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青海省
B. 内蒙古自治区
C. 贵州省
D. 江苏省
18、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提倡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意义,正确的是( )
A.促进人口大规模迁徙
B.促进乡村城市化
C.加剧人口老龄化现象
D.保障劳动力供给
19、下列建筑中,属于基督教建筑的是
A.教堂 B.佛塔
C.清真寺 D.布达拉宫
20、图中所示的民族服饰代表的少数民族及反映的气候特点是( )
A.回族 终年炎热 B.蒙古族 终年寒冷
C.傣族 年温差大 D.藏族 日温差大
21、我国东部临海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河北省、_______、江苏省、________、浙江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2、读图写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23、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北方的是_________
24、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半球。
25、将下列地区与其对应的作物熟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面。
①东北平原 A.两年三熟 ①—( )
②华北平原 B.一年一熟 ②—( )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一年三熟 ③—( )
④海南岛 D.一年两熟 ④—( )
⑤青藏高原 ⑤—( )
26、我国地势的总趋势是_______,呈_______状分布。
27、我国共有______民族,_____民族人口最多,约占我国人口的92%。
28、黑河-腾冲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分布________,以西人口分布_______(填稠密或稀疏)。
29、武汉和成都纬度相近,但冬季气温 更高,原因是因为它北边的 (山脉)和 (山脉)阻挡了冬季风,使其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30、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不利条件:____。
(2)有利条件:____等。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的耕地类型以____农作物熟制为____,B区域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
(2)我国的水田主要分布在____(温度带)及____(干湿地区)。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①、②两种耕地类型分界线是________,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______℃等温线和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干湿地区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和_______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区和_______地区。
(4)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_________;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呈现出_________的特点。
33、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受环境、饮食习惯等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流派。目前人们广泛承认的是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称为“八大菜系”。下图“部分菜系分布图”。
材料二:山东位于黄河下游,东濒海洋,气候温和,省内汇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样性的地锐,造就了鲁菜的食材选料品种异常丰富与均衡。山东大地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加上两千多年来浸润着儒家学派“食不厌精、脸不厌细”的精神追求,终成鲁菜系的洋洋大观。
材料三: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多阴雨天,光照较少,气候湿冷,这样环境下,辣椒在给人味觉上的快感时,去除食材土腥等杂味同时,还能温暖人的身体。再比如湖南和江西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气候潮湿,吃辣促进血液循环抵御厚重的湿气,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所以,川菜的特点与当地多雨多阴天少阳光的湿冷气候有一定的联系。
识位置:
(1)从海陆分布上看,八大菜系发源地多分布于____地带。
(2)川菜对应的省份是____(填数字)。
析要素:
(3)鲁菜口味偏于成鲜,靠近我国最大的____盐场,分析春季该地有利于晒盐的气候条件是_____。
(4)葱烧海参、油焖大虾是鲁菜的经典菜品,说明所用的原料与当地地理位置的关系。
(5)川菜在炒制过程中用油极多,当地的油料作物为____。川菜以麻辣著称,水煮鱼、辣子鸡是其代表,说出四川喜辣与当地气候的关系。____
梳联系:
(6)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八大菜系代表的饮食文化特色往往依托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同时这些地区人口分布____,文化发达,使得特色饮食文化得以继承和扩散。由此发现,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梅雨”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狭长区域内出现的连阴雨天气,此时正值该区域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材料二“梅雨”给人的印象是涓涓细雨、温柔和缓,但2020年的梅雨却异常“暴力”,雨量大、强度强,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预警的持续时间超历史记录。图左为“我国梅雨期常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右为“我国梅雨期常年及2020年部分区域持续天数图”。
(1)我国常年梅雨期,300mm等降水量以上区域主要位于____(黄河流域或江淮流域),2020年,我国梅雨持续时间最长的省份是____。
(2)据材料分析,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异常增多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3)除了“暴力梅”,有的年份,我国还会出现“空梅”、“枯梅”(降水量异常少)等现象,这说明我国的降水具有____的特点,此降水特点极易直接造成____等自然灾害。
(4)结合材料中的时间、降水等地理信息分析,梅子的成熟期最有可能在____(初夏或盛夏)。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地区夏季较我国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凉爽。图1示意贵州省高铁线路分布,图2为贵阳市、六盘水市和铜仁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图。
(1)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有“爽爽贵阳”之称;六盘水市位于贵阳市____方向,有“凉都”之称;铜仁市位于贵阳市____方向,夏季炎热。
(2)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贵阳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的是____,表示六盘水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的是____,造成三城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贵阳、六盘水、铜仁三城市比较,你会为夏季来贵州避暑的游客推荐哪一个城市?请说明理由____。
(4)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其中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原生态民风民俗最为吸引游客。请写出从广州到贵州的铁路线路名称,并列举出一个贵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