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是受( )
A.地形的影响
B.季风气候的影响
C.温度带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
2、学好地理,可以根据我们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李敏喜欢旅游,她到西安参观布达拉宫,到洛阳看兵马俑
B.吴昊常出差,夏季去新疆带雨具,冬季到海南岛带羽绒服
C.采购员张兵到四川采购柑橘,到新疆采购哈密瓜,到山东采购苹果
D.乡长王海对乡里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在陡坡上种小麦,在平原上种果树
3、吉林省省会长春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 纺织工业 B. 汽车工业 C. 钢铁工业 D. 造船工业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西南、西北和东北 B. 东南、西北和东北 C. 西南、东南和东北 D. 东南、西北和西南
5、下列诗句中能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君何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6、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
A. 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很大 B. 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主要是没作净化处理
C. 过度开发水资源而枯竭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7、扬州市的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8、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石油 B. 铁矿石 C. 水能 D. 煤电
9、人口负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在不考虑迁移流动的封闭情况下,总人口规模将由增加转为减少。下图为我国2013年以来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3-2022年,我国人口( )
A.总数在持续快速增长
B.出生率总大于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波动增加
D.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
【2】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上升
B.整体消费需求增加
C.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10、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
A.“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分布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
C.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D.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
11、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春节重要的文化符号。据了解,近年在广州乘火车返乡过春节的总人数中,河南、湖北、湖南的人数居多。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春运期间压力较大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 B.焦柳线 C.浙赣线 D.京九线
12、传统聚落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下列关于传统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有许多传统聚落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B.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
C.传统聚落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当拆除
D.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传统聚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学习、游览的场所
13、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均匀分布
C.东多西少
D.西北、东北、东南
14、
15、下面甲、乙、丙、丁四幅轮廓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诗句或谚语理解正确的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海”指的是东海
B.“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大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述的是气候受纬度的影响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的是该地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17、我国南方的中小学,暑假时间长达2个月左右,原因是( )
A. 降水多、时间长 B. 气温高、时间长 C. 天气多变 D. 气候异常
18、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西藏国土面积为122万平方千米,人口270万;江苏国土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人口7406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B.平原地区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
C.西藏自治区面积大,所以人口密度也大 D.江苏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所以人口多
19、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工业部门大多属于(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轻重工业结合 D.高新技术产业
20、台风发生的季节一般是( )
A.秋冬季节
B.冬春季节
C.夏秋季节
D.春夏之交
21、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22、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3、读“中东”地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C____D____E____湖泊:F____半岛:G____
24、黄河发源于_______山脉,流入_______海,是我国第_______长河。
25、交通运输方式
A ,B航空运输 ,C ,D ,E 。
26、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事物差异填空。
27、根据我国南北方的气候等条件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不同的农作物分布填表。
28、我国的两大内海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9、我国的工业部门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30、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新疆北部 。
31、读“我国西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①②③三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中___________(填序号)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得益于___________(河流)水的灌溉。___________(填序号)是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来自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
(3)西北地区A→B→C自然景观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4)西北地区的___________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___________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32、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有关要求。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从 向 递减的特点。
(2)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等蓄水工程。
(3)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 地区。
(4)南水北调工程分为 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利用了我国著名的 运河作为输水主干河道节省了费用。
(5)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到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33、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②____山脉;向东注入①____(海洋);主要支流F为____。
(2)长江中下游流经的地形区为____,因为航运价值高,有“____”之称。
(3)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游地区,原因是____;最大的水电站为G____水电站。
34、图1示意我国径流带分布图2示意我国东部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
(2)从径流带分布来看,华北地区主要属于___带。
(3)结合地图,简要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解决措施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35、读“环渤海经济圈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里人口占全国的17.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25%,水资源占全国的3.54%。
(1)环渤海经济圈临渤海和_______海,圈内铁路网密集,其中通过天津、济南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_______线,_______(城市)是全国最大的铁路运输枢纽,海陆交通便利。
(2)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有京津唐工业基地和_______工业基地。
(3)由材料可知,制约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因素是缺乏______资源,为此国家建设了_______工程。
(4)“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双碳”背景下,请你为环渤海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