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反映出( )
项目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实施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C.进行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D.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是
①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③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开始到最后取得胜利经历了14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4、下列哪个地区不适宜使用“一国两制”政策?请你把它找出来:( )
A. 深圳 B. 台湾 C. 香港 D. 澳门
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风俗长卷。其所反映的是哪一城市的社会风貌?
A. 洛阳
B. 西安
C. 东京
D. 临安
7、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洲、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近代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
A.英国强行占领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美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D.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8、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虎门销烟
B.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C. 中国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D. 英国为了掠夺原料和扩大商品市场
9、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的“屋子”和所用“材料”分别指
A. 清朝封建统治;变法维新思想
B. 清朝资本主义发展;民主科学思想
C. 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D. 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思想
10、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
A.刘少奇
B.聂荣臻
C.贺龙
D.雷锋
11、1970年中国航天人实现了“敢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体现这一成就的是
A.新兴原子能工业发展
B.包头钢铁基地建成
C.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2、每年的12月l3日,高亢有力的警报响彻在一个城市的上空,它低沉呜咽,如泣如诉,似不屈者的呐喊,似遇难者的哀鸣。在阵阵撕人心肺的警报声中,人们或伫立沉思,或默默哀悼,这座城市是( )
A.沈阳
B.北京
C.南京
D.重庆
13、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四一二政变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七一五政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4、恭亲王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如果不“求富强”,中国将不能自立。曾国藩强调,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这里“这里救时第一要务”是
A.改换朝制
B.维护清朝统治
C.实业救国
D.维新救国
15、下面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由此判断,该同学的笔记的主题是( )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开国大典 3.西藏的和平解放 4.国旗、国歌、国徽的由来 |
A.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B.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解放战争的初步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6、历史学习过程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关联正确的是( )
①《荷马史诗》——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②帕特农神庙——典型的罗马式古建筑
③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
④亚历山大东征——建立罗马帝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下图反映的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挂牌的情景
A.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B. 公私合营
C. 国有企业改革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8、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军人满洒举旗、庄严升旗震撼全场!把五星红旗确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9、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其依据是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0、兴化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利用暑假期间,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 北京
B. 上海
C. 南昌
D. 武昌
21、洋务运动前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后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
22、改革开放后人民解放军实施的战略是—— 。
23、发展:组织________,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具有影响的报纸。
24、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____。
25、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在第一次合作期间进行的_______,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取得了_______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6、下面是四幅不完整的楹联,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1)_____销烟扬眉吐气,_____缔约丧权辱国。
(2)_____战争打破天朝上国梦,《_____条约》撞开闭关锁国门。
(3)_____赔款领土不再完整,通商议税主权已遭破坏。
(4)三元里抗英民众勇猛无畏,______圆明园纵火罪恶滔天。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1)割香港岛给英国——《_________》
(2)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_________》
(3)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_________》
28、写出在上海发生的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内容。
(1)1842年之条约,尝被迫通商之苦。______
(2)1915年之杂志,举民主科学之旗。______
(3)1919年之运动,扬工人罢工之威。______
(4)1921年之会议,谱开天辟地之章。______
29、《海国图志》的作者是__________ 。
30、2015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________的发展理念。2020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________”。
3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的?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2、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封建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写出与图片中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应的四个条约的名称。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的名称,请归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变化过程。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是中共正确领导的重要表现。请回答
(1)遵义会议被称作“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实际确定了谁的领导地位?
(2)面对西安事变后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共制定了怎样的方针?这一方针的实现有怎样的重大影响?
(3)中共七大是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转折关口召开的?该会议制定的政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4)1947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34、材料:
(1)图一是哪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此类企业是在什么旗号下创办的?这次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图二中谭嗣同是在什么运动失败后英勇就义的?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图三中的人物是谁?他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图四创办于哪次运动在?这次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请概述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