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其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是
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科教兴国
D.依法治国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B. 深化了改革开放
C.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 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4、20世纪50年代,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仍不能大翻身,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农民组织起来。这反映了( )
A.“一五”计划实施的必要性
B.作者对土地改革的认可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5、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6、从1924年到1937年,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对峙-合作的过程,下列组合能够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
A.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北伐战争—长征—抗日战争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一—百团大战
D.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台儿庄战役
7、中国银行行徽的外观设计(如下图)灵感来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这种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8、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把它作为中国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 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 斗争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C.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起了主力军作用
D. 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9、自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开始,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就处于中国的管辖之下。但是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巴尔喀什湖”却永远留存在了中华民族屈辱的记忆中。清政府被迫割让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给哪一国家?( )
A.日本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1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创办民用工业 | 外国资本入侵起到抵制作用 |
B | 马关条约 |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
C | 门户开放 | 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和谐 |
D | 戊戌政变 |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
A.A
B.B
C.C
D.D
1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不论我们对这件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他口中所说“军事政变”指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
12、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13、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国家根本大法。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1982年宪法
14、2022年6月26日第35个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183年前,用实际行动表达中国人民禁毒决心和勇气的民族英雄是( )
A.
B.
C.
D.
15、朱德、陈毅领导部分起义的队伍和湘南工农武装与毛泽东会师,建立了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解放军
16、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变法图强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17、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场战役的中国主力军是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新四军
18、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蒋介石叛变革命,然后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这个政府是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9、“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0、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举人们上书光绪帝,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场变法维新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扶清灭洋”
D.反帝反封建
21、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的是_____,他于1839年6月3日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_____当众销毁。
22、全国统一:1928年底,________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3、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______”的照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24、从历史分期上看,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4)“一国两制”构想首次成功实践的地区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_逐步在个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28、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曾经割走中国大片领土。请你说说与下列岛屿被割占得相关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1)香港岛:________战争,《________条约》。
(2)库页岛:________战争,《________条约》。
(3)台湾岛:________战争,《________条约》。
29、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和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0、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具有_____性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类型的宪法。
31、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
(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表格。
战争 | 战后签定的条约 | 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 |
鸦片战争 | ① | ② |
③ | 《马关条约》 | ④ |
⑤ | ⑥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请写出中国人民抗争的2个事件。
(3)从近代中国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学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作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3、材料一: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1)开启“中国新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保卫新生的中国,1950年国家主席毛泽东在军事上做出了什么其大决定?
(2)开启中国“伟人转折”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次大会是什么?它确立了什么样的思想路线?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去做?
3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曾经历过一些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位同学关于土地改革的言论
(1)关于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材料一中哪一位同学的言论是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两幅宣传画
(2)材料二中的宣传画1、2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 人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19户110多人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1979年 | 20户115人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30000斤 |
(3)据材料三,概述小岗村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