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辽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9年10月,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将因战争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导致该文物流失海外的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指(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一国两制

    D.邓小平理论

  • 3、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A.广东革命政府东征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中原大战

  • 4、下表是某个国家发展示意图,图表中④政权的名称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 5、某校八年级学生要开展一次“近代化探索的探究”专题活动,在这一主题下,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不可以进行探究:

    A.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B.戊戌变法为什么不能成功

    C.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该不该

    D.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 6、回顾历史,近代上海曾开放城市之一。下列关于上海两次开放表述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上海又是14个沿海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②两次开放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③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④两次开放都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 7、对如图《1952—1957年中国轻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解读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改变了工业结构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轻工业

    C.重工业发展加强国家实力

    D.轻重工业比例出现了失调

  • 8、“它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唯一正确道路。”材料中的“它”是指

    A.八七会议召开

    B.三湾改编

    C.古田会议召开

    D.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 9、“今天开这个学校的希望,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创造,要这学校的学生来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于1924年5月的该学校(     

    A.为广州起义培养了军事人才

    B.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做了准备

    C.为辛亥革命的爆发积蓄力量

    D.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高等学校

  • 10、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 11、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12、200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把“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视为毕生梦想的是(  )

    A.钱学森 B.李四光 C.袁隆平 D.邓稼先

  • 13、在建国初期,由于各种条件尚不具备,故先召开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过渡。从1949—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有关大行政区、省、市、县、区、乡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原则。各地相继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权,并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材料旨在说明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A.筹备情况

    B.召开情况

    C.实施结果

    D.产生影响

  • 14、《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     

    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 15、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 16、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土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地主阶级开始倡导自强求富

  •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又积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8、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水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一页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圆明园的焚毁

    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联军攻陷北京后大肆劫掠

  • 19、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 蒋介石汪精卫等人不理解共产党

    B. 北产党取代了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C. 人民选择了国民党作为自己的代表

    D.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20、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的话,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该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近代禁烟英雄是_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__

  • 22、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

  • 23、__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清政府任命的钦差大________成功收复了新疆。

  • 24、世界的法制历程,历尽千载风尘,吐故纳新绵延不绝,法制社会人心所向。在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

     

  •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 ,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21年,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

  • 26、填空题。

    (1)黄埔军校的创办为____________的建立和随后的____________做了准备。

    (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军长,____________任党代表。

  • 27、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2)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3)在中国近代史上,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的条约是

    (4)在中国开设使馆界的不平等条约是

  • 28、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党的基本路线是以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坚持_______,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29、桥不仅展示了建筑之美,而且见证着历史发展。

    (1)______战争中,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2)红军长征途中在大渡河上通过的铁索桥是__________

    (3)“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________桥畔中国军人的怒吼,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 30、(题文)维新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该条约签订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它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 32、问答题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请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什么法律性文件?,它是什么性质的法律?

    (2)列举三例“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3)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 33、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以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请你也参与活动。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含义大概是指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领导我们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核心领导人分别是谁?材料中的旗帜主要指的哪一理论?

    (3)从1979年到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至少两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