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人民军队的体制编制,边建边改,愈改愈强。这说明人民军队不断逐步走向强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B.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
C.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D.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 老一辈苹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B. “文革”的错误正逐步得到纠正
C. “两个凡是”的推行
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3、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诉衷情》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词中的“胡”指的是( )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倭寇
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推行“依法治国”
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献身变法,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近代维新志士是( )
A.林旭
B.康广仁
C.谭嗣同
D.杨光第
6、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搜集了如下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师夷长技
B. 维新变法
C. 实现共和
D. 军阀割据
7、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镇压人民革命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抵抗外来侵略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8、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9、1927年,在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淮海战役
10、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它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梁启超
11、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一系列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两次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政府统治的腐朽落后
B.部分清朝官员避战求和
C.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
D.清朝官员准备仓促
12、孙连仲将军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中国军人用勇气和生命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这一壮举发生在(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13、下列人物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A.王进喜
B.董存瑞
C.焦裕禄
D.邱少云
14、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如果要你为这本杂志添加出版年代,按照当时中国的纪年法,正确的是( )
A.民国三年
B.民国四年
C.民国十五年
D.民国十年
15、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口岸不包括
A. 广州
B. 南京
C. 厦门
D. 上海
16、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的实践活动,他们应该选择的路线是( )
A.瑞金—乌江—遵义—金沙江—大渡河—赤水—甘肃会宁—陕西吴起镇
B.瑞金—遵义—乌江—大渡河—金沙江—赤水—甘肃会宁—陕西吴起镇
C.瑞金—乌江—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
D.瑞金—遵义—乌江—大渡河—赤水—金沙江—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
17、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煤矿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8、人民解放战争中,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北伐战争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转战陕北战强敌
19、19世纪90年代,在我国领导发起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①曾国藩
②李鸿章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21、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___________,劝禁女子___________;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___________”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4)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
22、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方式为_____,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24、请根据题干写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
(l)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厂____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
(3)中国抗战期间第一次大捷_____________
(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______________
(5)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_____
25、抗争: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___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共领导____________,与日军战斗。
26、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
27、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瑞典)_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美国)________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造工业由此诞生。(法国)________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8、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________。
29、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30、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_____)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闻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改正:
(2)(_____)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改正:
(3)(_____)茅盾的《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改正:
(4)(_____)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改正:
31、2019年是新中国70周年,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70年。根据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1946年6月,蒋介石向哪个地方发起大规模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开始?
(2)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民解放军是哪个部队?
(3)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揭开了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哪个法律性文件使解放区近一亿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5)列举出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三大战役的名称
(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7)人民解放军占领哪座城市,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2、简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3、(题文)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你认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在南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
(3)请你列举南京“见证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
(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即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运动?说出这一运动的起止时间?
(2)材料一中曾国藩的话,反映了这一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剿发捻”指的是镇压哪一农民运动?
(3)材料二中的海军具体是指哪支海军舰队?
(4)如何评价这场运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