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
时间 | 粮食产量 |
1980年 | 5.02亿千克 |
1981年 | 6.76亿千克 |
1982年 | 7.15亿千克 |
A.实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
A.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出现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已非常完善 D.新民主主义革命力量不断成长
3、“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②《南京条约》签订 ③孙中山定都南京
④南京解放 ⑤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②④
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工作事关民族兴衰存亡。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A.道光帝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5、2020年,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20多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这一切都离不开2001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那一声槌响”指的是( )
A.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南方谈话的发表
D.设立经济特区
6、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获得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生政权。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B.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7、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创举的政策为( )
A.农业合作化
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国有企业改革
D.赎买政策
8、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领袖是洪秀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B.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失败
C.北伐、西征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D.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9、某班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土地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三大改造
D.“文化大革命”
10、这个城市有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小学、铁人广场、铁人大道……“这个城市”指的是
A.武汉
B.兰考
C.鞍山
D.大庆
11、民国初年,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劝禁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这些变化反映的领域是( )
A.教育文化
B.交通运输
C.社会习俗
D.经济贸易
12、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大决战不包括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3、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时,有人感慨道:“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是因为:
A.联合国有了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声音
B.中美发布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与日本同时成为常任理事国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4、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天才创造”是指( )
A.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5、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上甘岭战役
16、《天朝田亩制度》是天朝领袖们富有创意的伟大作品,最能反映农民阶级的大同思想。下列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代表了底层民众最迫切的生存要求
B.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是可以实现的
C.描绘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蓝图
D.这种理想本身充满空想,脱离实际
1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
18、1955年,以涮羊肉出名的北京百年老字号“东来顺”实现公私合营,更名为“民族饭庄”。1956年国务院会议上,毛泽东问:“东来顺的羊肉为啥不好吃了?”陈云说:“我们轻易地改变了它的规矩(羊肉品质、制作过程)。”材料反映出( )
A.公私合营是当时工商业改造的主要方式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
C.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工作过粗的缺点
D.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冲击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下列图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遵循了客观规律
B.解放了思想
C.违背了客观规律
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21、三个改造是农业改造 、 ______ 、 ______。
22、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夺取。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而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从实行___________责任制开始的。
24、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5、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26、1940年,____指挥的____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7、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____ 道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开辟了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革命道路。
28、虎门销烟的领导者:________________。
29、1920年夏,________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________(会议)。
30、_____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
31、写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32、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材料二: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请回答有关问题:
(1)材料一中人民解放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兴起和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5)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6)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33、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准备设计一个宣传板来纪念长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展板名称】
(1)请为这个展板确定一个名称。
【展板内容】
(2)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3)不屈的河流:请写出长征中经过的重要河流两例。
(4)伟大的人物:1935年1月,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5)难忘的事件:长征结束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现实意义】
(6)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某法令: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1)材料一、二、三、四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这四个历史事件的所涉及的口号或主张各是什么?
(2)以上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并回答该主题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