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以下作品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①《狂人日记》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黄河大合唱》 ④《定军山》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3、下列属于中国近代史第一手资料的是( )
A.深圳卫视对中学近代史教学的报道 B.电视连续剧《亮剑》
C.《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D.孙中山穿过的“中山装”
4、1979年初,四川省试点企业已扩大到100家。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可以依据市场需要决定增加产量,并可组织原料加工,允许企业有条件地进行商业销售。这些政策:
A.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B.增加了企业职工的收入
C.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
D.壮大了民营企业的实力
5、在中国大地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的人物是( )
A. 鲁迅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胡适
6、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B.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7、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上述两位国王命运的改变都是因为(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8、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人是( )
A.蒋介石
B.荣禄
C.袁世凯
D.陈独秀
9、“哈达不要太多,有一条洁白的就行;朋友不要太多,结识解放军就行”,是1951年藏族群众发自肺腑的话语。与此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西藏民主改革
C.祖国完成统一
D.西藏自治区成立
10、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经济侵略经历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在政治侵略上,清政府置于列强控制之下,对列强的话唯唯是诺,这种“以华治华”局面是在_______签订之后形成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尼布楚条约》
11、以下历史事件中发生在1856年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亚罗号事件 ③马神甫事件 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陈独秀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13、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14、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
A.民国十五年
B.民国十六年
C.民国十七年
D.民国十八年
15、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 火车和汽车 B. 汽车和飞机 C. 轮船和火车 D. 电灯和无线电报
1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C.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D.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牵制了敌军的力量
17、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
D.国民经济发生困难之时
18、近代以来,报纸、杂志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型途径,被誉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报纸是( )
A. 《时务报》 B. 《大公报》
C. 《申报》 D. 《民报》
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创造性,主要是指( )
A.没收政策
B.赎买政策
C.调整政策
D.建立合作社政策
20、下图中的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A. 《马关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同盟会章程》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紫云《亚鲁王》列入______遗产名录,对紫云苗族文化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2、____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3、民主科学为旗识,思想解放颂马恩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__________会师;一年后,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__________胜利结束。
25、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荣辱与沧桑,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城市。
(1)洋务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在
(2)辛亥革命的首义地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
26、《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_____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和《____________》。
27、意义:为争取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8、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
29、国民党一大:________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诞生整整奋斗了28 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日出东方”预示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新”表现在哪里?
(2)“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3)“星火燎原”指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谁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2、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4、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各用一句话概括)。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对于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你有何感想?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