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与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北洋军阀的割据纷争
2、1936年12月12日《张杨对时局宣言》:“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变……学良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材料中“最后之诤谏”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东北易帜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出现上述情况的关键在于
A.我国国有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B.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
D.人民生活总体上提高较快
4、下列关于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意大利王国是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强大国家
B. 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 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市民阶层形成了
5、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它是近代史的开端 D.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6、2015年是《青年杂志》创办100周年。100年前的《青年杂志》主要宣传
A. 君主立宪思想
B. 民主共和思想
C. 民主科学思想
D. 尊孔复古思想
7、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的是
A. 李大钊
B. 毛泽东
C. 陈独秀
D. 鲁迅、
8、下图是为纪念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A.摧毁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B.激发了农民参加人民公社的热情
C.确立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
10、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由此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武昌首义精神也成为今天武汉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首义精神主要引申为
A.惟楚有材
B.筚路蓝缕
C.敢为人先
D.天下为公
11、2012年,习近平赴深圳考察,发出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号召。20年前,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扰的事件是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C. “大跃进”的发动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12、据观察者网(2021-03-20)报道,当地时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举行。轮到中方发言时,杨洁篪与美国“硬碰硬”,不仅强力驳斥美国的指责,还针对美国谴责中国的合理性发动攻势。除了阐明中国的立场,杨洁篪更多的是对美国的“训斥”。这反映了中国对外交往
A.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不再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C.坚持原则立场,遵循合作与斗争策略
D.揭开了与美国争霸的序幕
13、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A.马神甫事件 B.亚罗号事件 C.保护侨民 D.马嘉理事件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就此,回答下列小题。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西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15、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描述的是( )
A. 北伐军进军湖南 B. 八一南昌起义
C.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16、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运动。”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这场运动
A.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蒸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D.为维新变法兴起创造了条件
17、今天起,《国殇之醒——甲午战争史实展》在南京瞻园展出,展览通过130余件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以及亲历甲午战争的清军将领关于战事情形的禀牍底稿等实物展示,引领观众直面120年前那段屈辱惨痛的历史。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95年
B.战争中日本进行了旅顺大屠杀
C.战后台湾人民遭受日本奴役
D.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某同学绘制了这样的年代尺,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A.改革开放
B.一国两制
C.西部大开发
D.外交工作
19、下图诗歌创作于2011年,是为了庆祝(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中国人民军队创建
C.新中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20、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该文章中他( )
A.提倡白话文
B.主张维新变法
C.提倡新道德
D.主张改革内政
21、计算并填写
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条约主要签订在 战争前后,其面积相当于 个山西省? 个英国? 个比利时?在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还火烧了中国古代的宏伟建筑 。(山西省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英国面积为24.2万平方公里,比利时面积为3.05万平方公里)
22、抗美援朝战争英雄代表有:____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被大火吞噬。
23、1894年是农历的“甲午年”;1898年是_______年;1901年是“辛丑年”;1911年是_______年。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这支部队更名为______。
25、袁世凯就职: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___________________。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6、_______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2)“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抗美援朝英雄功臣——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解放军好战士——
28、在1956年~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其中代表有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
29、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______(填人名)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他被称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______”。
30、影响:日本企图迅速________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________。
31、请写出下列四幅图的名称。
图一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 图四__________
32、中共七大的召开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有什么意义?
33、1949—1952年是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据此,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时期,我国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哪次会议通过的?
(2)这一时期,我国在国际上同帝国主义进行了什么斗争?结果如何?
(3)这一时期,中共同封建势力进行了一场什么斗争?主要在哪一地区开展?
(4)这一段历史对我国有何影响?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材料三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1)材料一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