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建立了革命政权
B.都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2、1949年《北平日报》发文题为:“百万大军勇,蒋敌难阻攻。长江天堑梦,今夜彻底崩。”与该新闻报道有关
A.辽沈战役 B.锦州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下列史实与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A.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C.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D.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4、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资政新篇》
D.《国闻报》
5、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是( )
A.滇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6、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举措不对是
A.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C.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D.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小明同学在试绘清王朝疆界时,发现清王朝前期国土像一个“大葡萄叶”,现在变成了一只“大公鸡”,面积与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差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
A.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岛
B.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
C.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D.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8、<<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 李大钊 B. 胡适
C. 鲁迅 D. 陈独秀
9、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通讯:“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对这段通讯认识正确的是
A.记录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
B.此通讯写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C.指出了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D.分析了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影响
10、“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这样说,是因为( )
第四章 西力冲击(下)(1850-1860) 第三节 中国境遇的再变 一、战火重燃 二、英法大举进兵 三、北京陷落 四、列强的共同收获 五、俄国的独得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清朝军队战斗力削弱
C.英军占领广州四方炮台
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11、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赠诗毛泽东,“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诗句赞颂了( )
A.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勇敢 B.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C.两个人的友谊历久弥新 D.解放战争初期的重要成果
12、关于《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13、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14、观察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 | 7% | 0.1% | 7.3% | 53.4% | 32.2% |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土地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三大改造
15、“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接着又完全吞并了这个国家。”这场战争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创办强学会
B.创办《时务报》
C.维新思潮兴起
D.公车上书
17、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A.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实业救国、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18、此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的首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请问此战役是( )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万家岭大捷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19、“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平壤战役 B.黄海战役
C.宝山战役 D.四行仓库战役
20、下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 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TREATY)的是
A.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B.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C. 外国商船、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21、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2、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______成立。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再一次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24、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25、1851年1月1日__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的道路。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7、被誉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 )
28、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2)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________。
(3)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________。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________。
29、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
30、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____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31、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这次变法是怎么发动起来的?变革的内容有哪些?它的历史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32、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历经沧桑巨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航天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
材料一: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图C、图D人物分别在哪一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表现。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的创新精神?
33、请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在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
3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摘编自《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二 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上诊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摘编自《辛丑条约》
(1)材料一中的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哪里?他们斗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材料二中的条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材料二所引条款反映了《辛丑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该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过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