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2、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的1953年,农民净货币收人比1949年增长123.6%;农民的购买力成倍增长,比1949年增长111%,平均每户消费品购买力增长一倍。可见,土地改革的作用是
A.使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B.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C.使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D.彻底摧毁了中国封建土地制度
3、“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4、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他一直深信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道路”指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由政府主导下的计划经济发展的道路
C.在农村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外资的道路
5、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均是下列 派别的代表人物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6、口号是历史时期的精炼概括,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的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扶清灭洋②打倒军阀、除列强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7、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8、先进知识分子中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介绍的是( )
A.
B.
C.
D.
9、《人民日报》发表的某篇社论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这里”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0、1938年到1945年,淮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等敌后抗日武装由3100人增加到5万人左右,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发展到2万余平方千米,人口达280多万。这主要说明了( )
A.正面战场无所作为 B.敌后战场力量壮大
C.全民抗战取得胜利 D.侵华日军节节败退
11、清朝统治晚期有一位抬棺行军,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失地的统帅,他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林则徐
D.左宗棠
12、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13、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14、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5、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上抗日 B. 把革命推向全国
C.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 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16、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A.贸易权
B.内河航行权
C.司法权
D.关税自主权
17、有学者评论新中国初期的一次外交会议说:“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为刚刚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新中国树立起了民族尊严与民族自信心,这次会议是中国和亚非拉国家达成共识的重要里程碑”。这次外交会议召开于
A.1950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55年
1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C.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开始实行变法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曾国藩、李鸿章等是当时中国的第一流政治家,他们的大阵方针分两层:以外交治标,以自强治本。其中为“治本”而创办的企业是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湖北织布局
20、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材料旨在表述鸦片战争的
A.背景 B.经过 C.结局 D.影响
21、请把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番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A.武昌起义发生地点
B.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点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23、《_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和国民党领导的______。
25、《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
26、_______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______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7、背景:经过________,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28、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_______给英国;_______(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
29、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_(人物)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0、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的是________
31、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在哪里?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且取得了胜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
(2)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事件名称。
(3)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3、2018年习近平多次阐述“两岸一家亲”理念,一以贯之。台湾问题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历史因素,有大陆先民筚路蓝缕传薪火,有甲午战败遭受殖民统治,有1947年“2·28”事件造成的历史创伤,也有国共内战延续等。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它的创建有何意义?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为抗击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列举打击日本侵略者嚣张气焰,坚定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两次战役名称。
(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正式的“法案”,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有效限制…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冶体制。
材料二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材料三 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它是一场壮大的政治革命,符合当时全欧洲的需要,其效果是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
材料四 英国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这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1)材料一当中提到的“法案”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英国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内容出自哪一部文献?它是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3)材料三中的法国大革命的高潮结束后,他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是谁?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他”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是什么?是谁对这项伟大的发明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