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洋务运动表述错误的是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
年份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对外贸易(进出口) | 381.4 | 1154.4 | 4722.9 |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 | 1028.9 | 5935.6 |
A.毛泽东思想指引
B.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3、“虎门一怒令硝烟,切恨西夷掠海沿……”材料描绘的历史人物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杨秀清
D.关天培
4、下图是1980年代以来深圳历史第一高楼的手绘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最正确的是
A.深圳已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B.深圳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
C.中国的建筑水平不断提高
D.改革开放促进城市的巨变
5、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网页。下列各项中关于图片的解说词准确的是( )
A.图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D.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6、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联中,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7、从下面的知识小卡片中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 )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956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
A.农轻重协调发展
B.科技领先世界
C.重工业成就显著
D.工业门类齐全
8、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某次会战”是指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9、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香港社会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同开创香港发展新局面,续写“□□□□”成功实践新篇章。“□□□□”指的是( )
A.求同存异
B.改革开放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
10、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我们研究“七七事变”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应是( )
A.当时的照片和相关的文物
B.当代著名电影《卢沟桥事变》
C.文学著作中对事件的描述
D.当时国民党报刊的宣传报道
11、19世纪末,列强争夺中国的高峰是 ( )
A. 争相给清政府贷款 B. 争夺在华开矿筑路权
C.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D. 接受“门户开放”政策,合作侵华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政治模式,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主要说明这项政党制度( )
A.确立的背景
B.确立的经过
C.确立的意义
D.确立的依据
13、“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聂耳
14、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A. 日本为了掠夺市场和原料,推出所谓大陆政策
B. 清政府没有及时从朝鲜撤军
C. 中法战争中,暴露清政府的腐败
D. 清政府没有作战争的准备
15、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发生的背景相同的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
C.军阀割据纷争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6、下表是1950-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一变化说明经过土地改革
类别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 8.7 | 48.8 | 22.4 |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 14.1 | 26.5 | 12.5 |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D.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17、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 “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 生”的称呼。这些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崇洋媚外的趋向
B.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C.政府的思想控制
D.民主共和深入民心
18、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1954年,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35年,请问他今年多少岁( )
A. 69岁 B. 70岁 C. 71岁 D. 72岁
20、下列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有( )
A. 王进喜、黄继光 B. 黄继光、董存瑞 C. 黄继光、 邱少云 D. 邱少云、董存瑞
21、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_____,坚持改革开放。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_____,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22、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
23、_______年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_______起义。
24、农业科学家_____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药学家_____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5、近代中国文化教育
(1)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_
(2)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_________
(3)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_________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
26、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7、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党的基本路线是以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坚持_______,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9、1952年10月,黄继光在美国侵略者发动的____战役中英勇牺牲。
30、红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指1935年召开的________,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________,红军三大主力________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王的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今年暑假,小王计划去看望爷爷奶奶,并完成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为此,他搜集了一些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资料,下面几个问题,是他资料中的一部分,请你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土改,其法律依据是什么?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什么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请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或振兴乡村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32、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一起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爱,网友亲切的称誉它是“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生命的历次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如今人们纪念英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在“民族魂”网站上,就设计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主题网站小短片(FLASH)。请你也参与,为该网站选择一位建国初期50年代的历史人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今天的和平时期,人们都有一种英雄情结,要继承民族精神、体现民族魂。但也有同学说,现在都是和平时期了,中国又不打仗,如何才能成为“英雄”呢?请你结合实际,谈谈看法。
33、反抗侵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
请回答:
(1)面对外来侵略,清军爱国官兵与中国民众英勇反击,谱写出不屈不挠的抗争乐章,请各举一例相关史实。
(2)面对甲午大败之“中国巨祸”,康有为、梁启超等开始了艰难的尝试。当时北方宣传维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报刊是?19世纪末,在他们推动下,开展了什么运动?
(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与下图相关的是革命党人发动的哪场起义?其具体指挥者是谁?
34、如下图所示,你认为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可能谈到的话题有( )
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训练新式军队,实现强兵④是否保留君主,是否实行共和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