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C.井冈山会师 D.会宁会师
2、孙中山首次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是在同盟会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该机关刊物是 ( )
A.《革命军》
B.《猛回头》
C.《警世钟》
D.《民报》
3、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不利于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是( )
A.
B.
C.
D.
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D.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
5、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B.是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C.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其中“政治革命”是指( )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 D.实现民族独立
7、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场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自由和平等
B.自强和求富
C.民权和民生
D.民主和科学
8、“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歌曲,我们会联想到的是
A.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B.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
C.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了主力决战
D.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9、我国的沈阳市在每年的某一天都要汽笛长鸣,以警示国人不忘国耻,这一天是哪一事件的纪念日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一二九事变
10、在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的是( )
A. 西藏 B. 宁夏 C. 湖南 D. 新疆
11、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12、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战后世界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都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C.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D.德国在两次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1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回顾抗日战争我们应该铭记的历史经验教训有
①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③只要依靠国际合作,就能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④告诫世人战争的残酷性,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制定规章的依据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刑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她(见下图)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这们杰出的女英雄是
A.委内瑞拉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印度人
16、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
17、周恩来赞誉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歌曲是:( )
A.《大路歌》 B.《毕业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18、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提出“冲击——反应”模式:(中国)在充满“不平等条约”的整整一个世纪中,(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和文化的进程。这些进程,是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无论是旧式满清官僚还是近代革命者,他们都感受到西方的冲击,并且做出强烈的反应。按照这一模式,下列历史事件的搭配,正确的是( )
A.禁烟运动——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
C.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四运动
19、义和团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20世纪初,他们提出的口号是
A.“反清复明” B.“扶清灭洋” C.“除暴安良” D.“还我河山”
20、下列地区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是( )
A. 天津 B. 西藏 C. 新疆 D. 湖南
21、填空题:
1.1862年,洋务派兴办的 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 沉着应战,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2.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3.《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的革命团体 的机关报;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
22、____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销毁;____率清军收复新疆。
23、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3月,______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2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是__________。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人物是___________。
25、____年8月1日,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6、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________。
27、他身为国家主席,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含冤病逝。( )
28、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________发扬了艰苦创业、不怕困难的精神,被誉为“铁人”。
29、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__》。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各支近代化海军。
30、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1、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威害极大。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条约名称。
(1)近代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的不平等条约
(2) 第一次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不平等条约
(3)一次性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4)一次性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32、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949年10月1日,①____成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②____,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1951年,③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④____,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⑤____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4)1953年,⑥____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第一届⑦____(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⑧____的宪法。
(5)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⑨____的转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历史性转变。
3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是由清王朝内部的部分官僚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掀起的一场自救运动。
(1)洋务运动起止时间?口号是什么?
(2)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 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它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权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
(2)从材料二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3)欧洲(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又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