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抚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鸦片走私利益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惩罚清政府拒绝“修约”的行为

    D.解决“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 2、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尊奉孙中山为“国父”,这是因为孙中山( )

    A.领导变法维新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领导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领导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 3、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准确表述的是( )

    A.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 4、下图是我国著名的文物,它们分别是铜牛头、铜猴头、铜虎头。这些原来是清朝时圆明园海晏堂中的瑰宝,它们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侵略者掠走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在这两大领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C.鸦片战争和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6、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如图。如图不能说明

    A.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 7、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也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 8、下列事件中,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经济特区的建立

  • 9、民生问题是历届“两会”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是

    A. 张之洞

    B. 康有为

    C. 鲁迅

    D. 孙中山

  • 10、“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诗中“古都”应指(     

    A.北平

    B.西安

    C.南京

    D.开封

  • 11、以下能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北伐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北伐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 12、杨杨参加某知识抢答节目,被一条“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企业是什么 ”的题目难住了,现在她打电话向你求助,请你替杨杨选出正确答案: ( )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

  • 13、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写着“国人爱国,请用国货”等字样。由此可以推断出(     

    A.在洋务运动影响下,民间兴办实业之风盛行

    B.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 14、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这一变化与哪国有关(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 15、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以下对两次“分地”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都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都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 16、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首要是指(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社会性质变了

    C.国家实现统一了

    D.人民的生活大大改善了

  • 17、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D.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8、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对改革开放事业矢志不渝,一路坚持,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也曾面临诸多国内外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不包括(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D.缺乏正确理论指导

  • 19、“这场战争从云南开始的,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材料描述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金田起义

    D.武昌起义

  • 20、“学生激扬焚贼府,商人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意义是(  )

    A.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B.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31年,日本发动的_______(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22、下列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程,根据会议内容或影响填写会议名称

    ①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的是________

    ②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是________

    ③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________

    ④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的是________

    ⑤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是________

    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是________

     

  • 23、背景:日军企图打通_________,沿津浦路从南北连个方向夹击_______

     

  • 24、实行_____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______全线通车, 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25、_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

  • 26、如图所示,_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__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解放。

  • 27、太平天国起义后,洪秀全称“________”,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________为东王。

  • 28、公车上书:1895年春,《________》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________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________,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29、     )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 30、1911年10月10日晚,____起义爆发,这年是农历____年,这次革命叫做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 32、南京是百年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它既是一座悲情之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南京为名,《南京条约》是在哪一侵略战争后签订的?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实施了怎样的暴行?面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罪行的不当言论,你认为日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输掉起码的良知?

    (3)“南京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标志着蒋介石南京国民党政府覆灭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 33、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罪恶战争,不屈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写下荡气回肠的壮丽诗篇。

    (1)勿忘历史:列举出两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

    (2)缅怀英烈:任举两位英勇反击外来侵略的爱国人士,并概述其典型事迹。

    (3)反思历史:你认为当时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留给我们怎样的历史思考?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战争;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

    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几个事件,自拟一个主题或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