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为了纪念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位民族英雄?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魏源
D.海龄
2、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历史上不乏其人: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陈化成坚守阵地力竭牺牲。他们坚守的“初心”是
A.推翻满清政府
B.实现社会主义
C.建立民主政权
D.挽救民族危亡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结朿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6、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A. 自愿互利 B. 农业合作社
C. 赎买政策 D. 公私合营
8、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1924—1927年期间的时代最强音是
A.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B.打倒列强,驱除军阀
C.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D.打到南京,解放全国
9、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目光,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100多年前,南京就曾举办过类似的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此次盛会的召开,以张謇为首的一批东南商人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张謇除了创办教育文化事业外,还主张“实业救国”,下列与张謇有关的企业是
A.湖北制造局
B.福州船政局
C.继昌隆缫丝厂
D.大生纱厂
10、19世纪末,中国先后兴起了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这两次运动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D.洋务运动的推动
11、政治漫画能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黄埔条约》
13、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指的是
A.中美关系改善
B.万隆会议召开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交
14、“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材料中的“历史巨人”是指
A. 陈化成
B. 林则徐
C. 琦善
D. 关天培
15、中华民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这一年是( )
A、1894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7年
16、“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这里的“它”指的(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7、1942年,中共中央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该土地政策旨在( )
A.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保障工农武装割据
C.消除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维护团结抗战大局
18、《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A.叶挺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李宗仁
19、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 杨秀清 B. 李秀成 C. 洪秀全 D. 石达开
20、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 )
A.实行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21、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2001年我国为了“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的举措是加入__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2、宣告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文献是《_______》。
23、洋务运动兴办的工业中,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人是_______;中共一大选举_______中央局书记。
24、洋务派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5、袁隆平的_______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6、金田起义: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________。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2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最先从____吹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28、1956年,________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戊戌变法历史103天,因此又称________
30、胡适在《》杂志上发表《》一文,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1、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爆发于何时何地?
(2)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列举一个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
(4)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原因是什么?
33、发动西安事变的国民党将领是哪两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34、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却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材料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
材料三: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材料四: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________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战败,其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十年”和“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十四年抗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并各举一例战例说明材料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4)结合材料四,划线部分指什么事件?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战争罪行的行径,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中日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