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开封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其缔造者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凯撒

    D.屋大维

  • 2、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国民党

    D.光复会

  • 3、《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 4、1942年苏联的一张宣传海报—《绞死希特勒》。该海报的寓意是

    A.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企图称霸世界

    B.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势力强大

    C.苏、美、英联合起来共同消灭德国法西斯

    D.国际联盟成员国团结一致对抗霸权主义

  • 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蔡元培——《敬告青年》 B.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D.鲁迅——《狂人日记》

  • 6、《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 7、从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看法,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修建铁路。这说明(  )

    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深入内地

  • 8、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同胞隔海相望,一湾浅浅的海峡仿佛成了无法跨越的天堑。如今两岸实现直接全面双向“三通”,形成“一日生活圈”,每年有900多万人次往来两岸,年贸易额约1900亿美元。这表明(     

    A.两岸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两岸交流合作逐步深化

    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台湾回归

    D.两岸尚未通航、通邮

  • 9、2012年入列中国人民海军的航空母舰是(     

    A.辽宁号

    B.青岛号

    C.福建号

    D.北京号

  • 10、下图为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岁》、图中手臂上写着“中国核爆炸成功”,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成功步入航天时代

    B.尖端科技领先美苏

    C.国防能力加强了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11、下面是小华同学围绕“科技与生活”搜集整理的资料,这些资料说明(     

    *截止2015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

    *截止2015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7.73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017年底,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2017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7.24亿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的外交成就显著

    C.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D.中国的交通和通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 12、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在(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 13、一位外国政要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行。”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C.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 14、汉字在我国使用了数千年,但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汉字属于封建时代旧文化,应予以废除”的观点。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A.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B. 马克主义传入中国

    C. 新旧道德观的正面交锋   D. 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

  • 15、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有如下描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所引材料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 作者描写的是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 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 估计该书成于五四运动以后

    D. 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

  • 16、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表明

    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B.中共以发动工人运动为任务

    C.中共对国情认识进一步加深 D.为实现国共合作扫清了障碍

  • 17、“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下图《时局图》题词,该漫画反映出(     

    A.中国军民大规模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B.帝国主义联合清政府绞杀义和团运动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对西方列强抱有的幻想

  • 18、习近平主席在对新冠肺炎防控一线调研时强调:“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最能说明“武汉是英雄的城市”的史实是(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9、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②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太平天国废除封建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 20、下列历史事件及其重要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       

    A.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武昌起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萍浏醴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D.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____

  • 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成为指导土地改革法律依据;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

  • 23、中国在英国的炮口逼迫下被迫开放了______、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作为通商口岸。

  •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回到祖国怀抱。

  • 25、请列举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主要的军阀派系和代表人物

  • 26、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所给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  》

    (3)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

    (4)每年9月中旬,全国城市主城区都能听到“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防空警报声。这是警告国人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_____

  • 2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_为代国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_____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 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且对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原则已经成为当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

  • 29、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下图是经济特区示意图,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入下列城市对应的字母代码。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在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力求以和平方式建立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历史进入到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的事件是什么?与此相关的文件是?

    (2)哪一事件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3)为了进行主力决战,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4)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结局,谈谈你的感想。

  • 32、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1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3、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成就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追逐梦想”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1)材料一中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

    材料二   928日,慈禧太后下诏,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押赴菜市口开刀问斩,命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这6人即后人所说的“戊戌六君子”。清朝政府随即又罢免数十名支持维新派的官员,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新政均被废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2)材料二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改革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最后失败了。短暂的变法起到什么作用?

    【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3)材料三中孙中山先生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概括为什么思想?

    材料四   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根据材料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材料五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5)根据材料五,新文化运动后期与前期在思想传播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