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平顶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近代以来外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中英《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中俄《伊犁条约》      D. 《辛丑条约》

  • 2、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A. 是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

    B. 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 规定了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 是新中国成立时的政府施政方针

     

  • 5、据统计,从1895年至1913年,仅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就有136家,资本达1.3亿多元。这一现象反映出(     

    A.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B.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C.列强竞相对华资本输出

    D.清廷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 6、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④

  • 7、清朝末年,美国的精琦当上清政府的中央财政顾问,日本的坂西少佐充任直隶省都炼公所的军事顾问。他们虽然在表面上是顾问,实则掌握大权,清政府的重大决策,都受到他们的左右。这种现象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8、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对国家哪一政策的热烈拥护?(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一五计划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1992年,邓小平在一系列重要谈话中提到:“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这旨在强调(     

    A.警惕资本主义复辟危险

    B.真理标准问题急需讨论

    C.改革推进需要解放思想

    D.党的基本路线动摇不得

  • 10、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如图),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B.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11、2009226日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这两件兽首被殖民者抢掠到法国是在(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12、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重庆谈判

  • 1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刊物,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里的“刊物”指的是(  )

    A.《民报》

    B.《青年杂志》

    C.《时务报》

    D.《国闻报》

  • 14、下列同学所搜集的洋务运动的材料,不能说明的观点是(  )

    ①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子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

    ②1866年,左宗堂创办福州船政局;

    ③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机器,与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④1872年,清政府选派第一批少年赴美学习科技、工程等知识。

    A.洋务运动中清政府起了主导作用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商人、资本家兴办企业获得政府的资助

    D.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

  • 15、“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军力量强大

    B.国民党的投降

    C.帝国主义的干涉

    D.国民党力量涣散

  • 16、文物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文明与精神,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冲入北京城对文物进行了掠夺与破坏,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火烧圆明园

    C.义和团运动

    D.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 17、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添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内容符合材料中的“不平等条约”

    A.赔款2100万银元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18、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维新变法的是

    A. 曾国藩   B. 康有为   C. 邹容   D. 陈独秀

  • 19、2007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 孙中山   B. 李鸿章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 20、每年的10月10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而且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这一日定为“辛亥革命纪念日”。辛亥革命爆发于

    A.1905年

    B.1909年

    C.1911年

    D.1912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三个改造是农业改造 、 ____________

  • 2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______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 平方公里。

  • 2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清政府均已失败而告终,每次战败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便获得侵略权益。其中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经济侵略方式发生改变的条约是《___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填条约名称)

  • 24、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是____

  • 25、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1923年2月,________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 26、中国人民_______的成功召开,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_______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_____________》,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28、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____,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

  • 29、政治、经济和 国防建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1)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 、四川感受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1966年组建的   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3)2001年,我国加入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 30、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国家调整外交策略的出发点是什么?

  • 32、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主要失误有哪些?

  • 33、这是一场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们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军队,筹设海防,兴办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请回答:

    (1)这场运动是什么?它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分别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这场运动中,在中央的代表是谁?地方的代表是谁?请写出一个

    (3)这场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了吗?请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图片记录着历史。请仔细阅读图片,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何时?写出图2所示会议颁布的法律文献。该会议确立了哪一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

    (2)图3所示的法律受到农民拥护是因为确立了怎样的土地所有制?图4中现象的出现源于哪一制度的推行?

    材料三

    (3)图5中的建设成就与国家实施的哪一计划有关?这一计划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4)据图6回答,为维护民族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哪一政治制度?据图7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