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韶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49年8月,居住在北京的居民,在户籍的居住地一栏所填的是( )

    A. 京师   B. 北京   C. 北平   D. 大都

  • 2、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可能集中在(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和巩固》

    D.《伟大转折》

  • 3、1894年美国纽约《世界报》曾这样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该报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 济南惨案

    B. 旅顺大屠杀

    C. 八一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 4、“一个伟大的转折不可遏止地到来了!又一个‘遵义会议’,转折在北京。”这次重要会议指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5、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之一是清政府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2亿两 C.割台湾岛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 6、“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材料所描述的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     

    A.薛岳

    B.李宗仁

    C.杨虎城

    D.林彪

  • 7、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回顾历史,张謇的“中国梦”是(     

    A.平均地权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

  • 8、1938年,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完成对日军的包围,并发动全面反攻,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平型关战役   D. 淞沪会战

     

  • 9、下列对联中能反映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 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D. 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

  • 10、近代中国许多报纸、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时务报》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 法家思想

    B. 近代科学

    C. 维新思想

    D. 马克思主义思想

  • 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国政府职员互相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 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

    B. 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

    C. 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思想

    D. 对别人更加尊重

  • 12、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西藏和平解放

  • 13、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粵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①洋务运动②鸦片战争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太平天国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  

    A.1952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 15、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它们分别指什么事件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16、_________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A.“四个全面”

    B.“新发展理念”

    C.“三严三实”

    D.“两学一做”

  • 17、标志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其他一些海岛及香港、澳门等地外,全部获得解放的历史事件是l951年的(     

    A.西藏和平解放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结束

    D.新中国成立

  • 18、下面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

    A.成为队伍庞大的革命政党 B.确定最低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

    C.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D.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党组织

  • 1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在此前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应该修改。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周恩来坚持不改是为了

    A. 继承传统

    B. 艰苦奋斗

    C. 居安思危

    D. 与时俱进

  • 20、下列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的信息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实现统一

    C.土地改革——建立土地公有制

    D.抗美援朝——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_______,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指挥下,取得_______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____________,互不干涉内政,____________,和平共处。

  • 23、维新人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________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 24、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的新发展理念。

  • 25、__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26、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打击。各地农会还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

  • 27、     )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到1956年底,(     )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 28、_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________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 29、______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______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 30、中国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进行了艰难曲折、不屈不挠的斗争,催人奋进。(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1)农民阶级

    在内忧外患中,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19世纪末,______运动兴起,进行反帝斗争。

    (2)地主阶级

    ______运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资产阶级

    ______(事件)中,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1911年的______,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1915年,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______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4)无产阶级

    1921年7月,______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______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毛泽东等人创建______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即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______进行战略转移。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发动______事变,挑起侵华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______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______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______的伟大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展开战略反攻,发起三大战役。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______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个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2)在对待西学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次运动?两次运动最大区别是什么?

  • 33、法国大革命,请回答

    (1)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2)它的经过请整理成历史年表(六件事例)

    (3)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 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

    (红船精神)

    材料一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近平在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的讲话

    (井冈山精神)

    材料二 当时党的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延安精神)

    材料三 1943年毛泽东为电影《南泥湾》题词

    (西柏坡精神)

    材料四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 周恩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后来,在中共“二大”上,又是如何发展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敌后战场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柏坡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5)“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