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焦作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陈化成死守吴淞 B.维新派发起“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 《土地改革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3、小明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节目,主持人问他 “19世纪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国?他回答的正确答案是

    A. 英国 B. 美国 C. 俄国 D. 日本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基本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 5、“它标志着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标志着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它”是指(  )

    A.西藏独立

    B.西藏民主改革

    C.西藏和平解放

    D.改革开放

  • 6、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次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加强的愿望。”这次会议召开地点是(  )

    A. 日内瓦   B. 北京   C. 万隆   D. 巴黎

  • 7、“秋风秋雨愁煞人”是秋瑾绝命诗中的句子,表达了一位女革命家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秋瑾在那次起义中遇难( )

    A.萍浏醴起义 B.浙皖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 8、1900年,英、美、俄、日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禁烟运动   C. 推翻清朝   D. 义和团运动

     

  • 9、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江苏全省近80%的县级城市将通高铁或动车,人们的出行将更加便利。以上这种交通工具的最初发明者是( )

    A. 莱特兄弟   B. 史蒂芬孙   C. 卡尔•本茨   D. 富尔顿

     

  • 10、甲午中日战争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命名的。下列哪一事件的命名方式与其相同?( )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新文化运动

     

  • 11、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下列事件与材料所述“国耻”有关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反割台斗争

    C.马神甫事件

    D.八国联军侵华

  • 12、1894年,西方报刊在日军对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后发表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日本制造这次大屠杀的地点是

    A.大连

    B.旅顺

    C.台湾

    D.威海卫

  • 13、“中国皇帝同意,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以进行通商贸易,不受阻挠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 14、1949 年,毛泽东致信宋庆龄: ...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信中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15、下面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B.鲁迅————《狂人日记》

    C.聂耳————《愚公移山》

    D.邹容 ————《革命军》

  •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侵略者所到之处,人民群众进行了英勇抵抗。广州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天津、烟台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抗击侵略军,中国民众抵抗侵略的行为(       

    A.解除了西方列强的威胁

    B.展现了民众的爱国情怀

    C.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

    D.得到清政府的全力支持

  • 17、文物收藏者收藏了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 )

    A. 1918年   B. 1928年   C. 1929年   D. 1930年

     

  • 18、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的种种罪名,为其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括号处应填(     

    A.刘少奇

    B.贺龙

    C.陈毅

    D.朱德

  • 19、有人把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联合1300多名举人所进行的行动称作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A.黄海海战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洋务运动

  • 20、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歌谣反映的实质是( )

    A.外国商品价廉物美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民族经济发展艰难 D.外商企业垄断市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 2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铁人”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

  • 23、表格填空: 建国70周年庆典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可是,随着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也曾陷入过落后、屈辱的境地。铭记历史,才能知耻而后勇。请依据表格中提示,完成填空。

    战争名称

    侵华国家

    主要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_______________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_______________

    《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日③__________战争

    日本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俄、英、美、日、

    德、法、意、奥

    _______________

    中国完全陷入

    ____________的深渊

  • 24、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

  • 2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________________,班列六部之首。

  • 26、1840年爆发的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37年爆发的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27、把法国大革命中的时间前的序号填在事件前的括号里。

    1789   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

    1791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3 巴黎人民攻占巴土底狱

  • 28、三民主义为指导,终结帝制树新风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 30、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路线上确定指导方针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十九大分别将哪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概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内涵。

  • 3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什么?颁布的分配土地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 33、两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哪两种不同的政治格局?说说两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战役,各举一例。

    (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2点)两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民国取代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摘编自《复兴之路》上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小历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你是否同意小历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