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广西钦州中考历史真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下列事件与土地改革的时间点最接近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 2、下列国家没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的是

    A德国

    B.美国

    C.西班牙

    D.俄国

     

  • 3、夏朝开始沿用的成为历代王朝选取继承人的方式

    A.分封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 4、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 5、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北伐战争

    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D.南昌起义

  • 6、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史事,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中共十二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中共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七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

  • 8、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创始人在《章程》中最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他是

    A.孙中山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 9、服装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 10、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5月,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了

    A.革新变法的思想

    B.三民主义思想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自强”“求富”口号

  • 11、洋务派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的“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制夷 D.变法

  • 12、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的一场深刻思想解放运动是

    A.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部署

    C. 新文化运动

    D. 维护毛主席的个人威信

  • 13、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14、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 15、“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感叹的是

    A.中苏建交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建交

    D.尼克松总统访华

  • 16、小明同学在参加电视台《超级小英雄》栏目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他应该选择(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 17、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18、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他的《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进行的改革只是漫漫征途中步履维艰的第一步。“60年代的改革”是指(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19、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眸历史,农村改革率先从哪个省市打响?

    A. 河南

    B. 安徽

    C. 北京

    D. 上海

  • 20、下图中A处被开为商埠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地址。

    (1)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________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________

  • 22、经过:1937年8月13日,________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 23、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___爆炸成功。

  • 24、百日维新的时间、标志:________年6月,________颁布________诏书,实行变法

  • 25、中国近代四次列强侵华战争。

  • 2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

  • 27、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 28、下图人物是_________。他阐发的“______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29、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 民族振兴、_____

  • 30、____(人物)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____(人物)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那一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1)指出材料中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意义?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促进西藏地区的发展?

    (3)西藏地区的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

  • 32、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同携手合作的战争有哪些?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依据上面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 33、“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文献,写出这部文献的主要内容。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哪一旧制度?从此哪一阶级消失于历史舞台?

    (3)为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国家引导他们参加了哪一组织?带领他们走哪一条道路?

    (4)如果让你调查今天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写出一例即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经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四:“……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材料五:美国《纽约时报》3日发表社论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2年12月3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对包括从军慰安妇问题在内的历史谢罪问题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否定日本历史的行为,将导致东亚局势不稳定。社论中还称:“安倍一直没有隐瞒自己想偷换过去战争历史的愿望。毫无疑问,否定战争犯罪将会激怒韩国、中国、菲律宾。”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指什么条约?

    (2)材料二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这一事件有何影响?此后,在中共及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那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大敌当前,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写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名称。

    (4)材料四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战争犯罪的事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