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2、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3、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
A.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4、《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说明清政府( )
A.丧失了对领土主权的掌控
B.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C.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加大了对民众财富的掠夺
5、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郭沫若-----《女神》
B.矛盾-----《子夜》
C.巴金----《骆驼祥子》
D.曹禺----《雷雨》
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何时( )
A. 1853 B. 1856 C. 1851 D. 1860
7、制作资料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马关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签订时间
B. 签订地点
C. 条约内容
D. 条约危害
8、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民间组织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9、“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A.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B.航天员太空行走
C.“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D.导弹驱逐舰交接入列
10、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乘机占领的城市是( )
A. 武汉 B. 广州 C. 上海 D. 重庆
11、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A.新中国、土地改革、“最可爱的人”
B.总路线、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好”
C.红卫兵、阶级斗争、“停课闹革命”
D.中国梦、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
12、抗战时期,延安新华电台评论一场战役时说“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场战役应该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
13、目睹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面对辛亥革命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变化时说:“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变了中国性质
1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阿古柏侵略新疆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广州抗英
D.曾纪泽出使沙俄
15、60多年前的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下对“站起来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全国解放了 B. 民族独立了 C. 社会主义建立了 D. 国家富强了
16、《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7、孙中山亲致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联中的“公”是指1913年春天被袁世凯指使刺杀的同盟会会员
A.熊秉坤
B.蔡锷
C.黄兴
D.宋教仁
18、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19、1954年12月,缅甸总理访问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与缅甸总理态度转变密切相关的是,中国
A.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1937年4月,毛泽东亲自撰写祭黄帝陵祭文:“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文中的“民族阵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一二九运动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2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2、1895年,日本通过签订____________,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23、__________年6月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 ______原则。这部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 ______的宪法。
25、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____________我国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____________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26、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 )运动。1966年夏,( )全面发动起来,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并于 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28、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在____。
29、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提出了____和_____的口号。
3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3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 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 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
【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5) 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________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6)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____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7)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严重的失误,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劫了中国农业的犬发展。
【历史认识】
(9)从这几次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在制定土地政镱时的依据是什么?你从中能碍到什么结论或启示?
32、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是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是哪次战争中签订的?该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是哪次战争中签订的?其影响如何?
(4)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33、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重大事件需要我们了解和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谁?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什么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此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的事件是什么?1911年10月10日的哪次起义被称为该事件的首义?
(4)以上探究可以概括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主题?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同时它的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种主张在当时是先进的。
(1)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一中主张学习西方的领袖写成了哪本介绍西方的著作?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次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则为“拳匪”。义和拳本来与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省)一带的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宗教有关。这一运动以其英勇战斗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不得不来一个紧急刹车,中止他们的瓜分罪行。
(3)义和团运动时期,曾提出什么口号?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运动对中国所做的突出贡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