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地一大宅院门上挂着的一副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初
C. 20世纪70年代末
D. 20世纪70年代末
2、冲破“两个凡是”设置的禁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3、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它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如图照片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人民公社的建立
D.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当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5、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最早始于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6、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英国
B.沙俄
C.美国
D.法国
8、黄埔军校开中国军校教育之先河,把政治教育置于军事教育之同等地位,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这种政治和军事并重的教育方针,培养出了一代崭新的黄埔军人。它的创办者是( )
A.周恩来
B.孙中山
C.蒋介石
D.毛泽东
9、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应,下面关于维新变法的示意图,其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史实是( )
序幕 | 发展 | 高潮 | 失败 |
| 严复等维新派宣传变法 | 光绪帝宣传变法 |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
A.公车上书
B.建立强学会
C.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D.创办《时务报》
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洋务运动的口号是“变法”“图强”
11、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2、2015年1月9日,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给著名科学家于敏颁奖。这说明我国( )
A.国有企业改革卓有成效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大力实施依法治国
D.大力实旋科教兴国战略
13、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的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 孔子和孟子
B. 民族与民权
C. 民生与共和
D. 民主与科学
1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新青年》创刊
B.鲁迅创作《狂人日记》
C.陈独秀提倡新文学
D.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
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共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下列所列不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容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改革开放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6、下列各派军阀及头目对应不正确的是
A.直系军阀——段祺瑞
B.奉系军阀——张作霖
C.桂系军阀——陆荣廷
D.滇系军阀——唐继尧
17、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巩固新生政权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8、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劳动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个合作社是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公私合营合作社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19、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清政府闭关锁国
C.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0、《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B.美国划长江中下游一带为势力范围
C.使中国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
21、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________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其内容是,政治上: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组织上:________。
23、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______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4、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根据地;后来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根据地面积最大。
25、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所给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 》
(3)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 》
(4)每年9月中旬,全国城市主城区都能听到“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防空警报声。这是警告国人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6、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2008年9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省会城市);《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省会城市或首府)。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2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9、下图四反映的是__________计划,它制定于__________年。
30、中国共产党的成长的壮大,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和锤炼。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写出相应的革命历史事件。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伟大战略转移是________
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________
④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的是________
31、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格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
(2)“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是指哪里的农民?
(3)最初开放的经济特区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哪个?
(4)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谈判,多少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3、在2020年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在历史上也见证了无数重大事件。
(1)在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这里诞生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请问这个官办钢铁企业名称是什么?并再写出一个中国其它地区这一时期的军事工业。
(2)这里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见证了推翻清朝,实现共和的历程。请问这个“首义”是指什么起义?
(3)这里出现了武汉工人参加的中国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事件,请问该事件是什么?
(4)在这里发生了基本上消灭吴佩孚主力的战役。请问该战役是什么?
(5)在这里召开的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并随后按照会议精神他领导了武装起义。请问会议和起义各指什么?
(6)在这里发生了武汉会战,请问它在抗战中有何影响?
34、观察图片,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图一:大水法遗址 图二:燃烧的北京城
材料一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 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
——《瓦德西拳乱笔记》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是哪里?主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军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是哪里?
(3)这些历史事件你有何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