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朝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下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

    A. 重庆   B. 南京   C. 深圳   D. 杭州

  • 2、小明的爷爷说他是民国21年出生的,请你推算一下,他是公元哪一年出生的?

    A.1931年

    B.1932年

    C.1933年

    D.1934年

  • 3、“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 延安大生产运动

    B. 农业合作化高潮

    C. “大跃进”运动

    D.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 5、节日往往是一段历史、一段让我们永远铭记、不忘过去的记忆。下列节日的起源与重大历史事件对应有误的是(     

    A.五四运动----青年节

    B.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C.南昌起义----建军节

    D.解放战争胜利----9·3胜利纪念日

  • 6、“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     

    A.京师同文馆的成立

    B.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C.北洋西学堂的创办

    D.科举制度的废除

  • 7、西方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西方列强的炮声”是指以下哪个国家的炮声

    A. 法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日本

  • 8、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硝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 9、“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

    A. 北洋军力量强大   B. 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C. 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   D.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10、《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工业革命

    C.大学的兴起

    D.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 11、下图所示。1957—1962年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 12、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图最能体现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A. 局部抗战     B. 分散抗战        C. 全民族抗     D. 自发抗战

    A.

    B.

    C.

    D.

  • 13、袁世凯死后,中国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盘踞东北的军阀是( )

    A.奉系军阀 B.皖系军阀 C.滇系军阀 D.桂系军阀

  • 14、近代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宣传的思想是

    A.中体西用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 15、无情的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出自《狂人日记》,作者是( )

    A. 鲁迅   B. 陈独秀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 16、下列不属于一五期间成就的是

    A.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B.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C.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开工

    D.第一颗氢弹试验爆炸成功

     

  • 17、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历史的史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与此相关的史事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 18、“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中国人的一种救国梦,下列人物以实际行动实践这一梦想的是

    A.林则徐

    B.严复

    C.谭嗣同

    D.张謇

  • 19、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 20、《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开始于

    A.1839年

    B.1840年

    C.1841年

    D.1842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铁人”__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__

  • 22、1898年,光绪帝按照维新派代表________、梁启超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被称为“________变法”,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________”。

  • 23、1900年,_________(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但他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1927年7月,_________(人物)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 24、___________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成立。1935年1月,___________召开,是中共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25、1839年,______领导的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______,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底______的完成。

  • 27、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决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这项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是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___

    (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___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

  • 29、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1876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率军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

  • 30、无数仁人志士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   奋力抗击,直至战死。

    (2)英军进攻吴淞,年近七旬的江南提督   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3)黄海海战中,   毅然下令,开路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

    (4)辽东半岛战役中,   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5)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   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壮烈殉国。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 32、写出建国初期起到巩固政权作用的事件三例。

  • 33、试举一例用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国共合作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国共两党间的关系演变曾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合作篇)

    材料一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1)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两大成果是什么?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斗争篇)

    材料二  江泽民同志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2)江泽民为了纪念什么事件而题的词?此事件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材料三  1927年,毛泽东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3)诗中毛泽东赞颂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毛泽东把中国的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叫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