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入平常百姓家”。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A.我国已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B.国家全面开放所有的食品市场定价
C.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D.改开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屈。材料中的时间和空间应是
A. 1924年1月,广州
B.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C. 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D. 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3、2023年3月4日, 一年一度的“两会”拉开帷幕,代表们共商国家大事。“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的话题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4、下列会战中,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让国际舆论刮目相看,极大的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的是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徐州会战 C.太原会战 D.淞沪会战
5、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下列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②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④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A.②③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6、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这种“飞跃”的实质是
A.建立了天皇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
D.建立了封建社会制度
7、某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的图片展,搜集到了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A.②③④①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8、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下面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扩大——资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B.中国共产党成立——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C.北伐的胜利进军——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八七会议的召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9、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直接参与和领导了武昌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10、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六大
11、法国作家布立赛在其著作中指出:“焚掠圆明园,对中国至为残酷。”发动这场战争的是哪些
A. 英法
B. 俄美
C. 日俄
D. 英俄
12、(2016·随州)如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火烧圆明园 C. 武昌首义 D. 义和团运动
1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迎来民族的独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一1954年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4、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种姓制度一一古代中国
B.《汉谟拉比法典》一一古代印度
C.金字塔一一古代埃及
D.长城一一古巴比伦
15、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下列属于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是( )
①组织成立了兴中会 ②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③参与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领导发动二次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的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7、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最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 开平矿务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汉阳铁厂 D.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 ②坐轮船出国留学 ③给家人打电话 ④陪家人看电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仅用了不到三十年,清政府跨越了西方列强用了数百年才得以完成的由冷兵器到后膛速射枪炮的发展阶段,缩小了与西方各国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材料旨在说明洋务运动( )
A.创办了中国近代最大的工业企业
B.推动了中国近代国防建设的发展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D.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20、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战争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21、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____________
22、1978年12月中共____________________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时间是____年1月,失败于____年夏。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写出和下列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
A. B.
C.
A B C
25、2014年,( )(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 )、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6、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7、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到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28、态度:______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29、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了《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重要法律文件。
30、洋务运动期间,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
3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共合作、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哪一个政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2)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的方式是什么?
(3)红军不怕远征难,请你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项史实加以说明。
(4)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2019年是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多少周年?
32、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也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学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后,某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良好开端——制度确立——出现失误。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出我国工业起步时期的一项重工业成就。
(2)“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制度确立”是在什么时候?
(3)“出现失误”指哪些重大的失误?
(4)谈一谈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33、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源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
3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
【出现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拨乱反正】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