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三门峡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从讨袁斗争的结局看,护国运动与“二次革命”的成败主要取决于

    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

    B.帝国主义是否支持袁世凯

    C.讨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

    D.革命党人是否掌握武装

  • 2、李鸿章认为:“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时有识之士的行动是( )

    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②创办轮船招商局 ③创办福州船政局 ④创办汉阳铁厂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 3、1956年1月,我国北京市率先宣布全部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 成立合作社

    B. 实行赎买政策

    C. 无偿没收

    D. 私人承包

  • 4、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见图)反映的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聘请倡导新思想新文学的人物和主张旧学的人物同时讲学。该油画描述的情境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护国战争

    ②宋教仁遇刺

    ③袁世凯称帝

    ④二次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 6、“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这“一举”是指(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 7、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准备发动起义而牺牲的光复会会员是(  )

    A.刘道 B.徐锡麟 C.秋瑾 D.黄兴

  • 8、“一五计划”、“公私合营”、“中共八大”、“大跃进”、“四人帮”、“大庆油田”等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9、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10、从1956 年到1966 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①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②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③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11、“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2、“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A.指出了鸦片战争结果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 13、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时,既对外宣战,后又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使义和团失败的历史人物是

    A.慈安太后

    B.慈禧太后

    C.光绪帝

    D.宣统帝

  • 14、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狮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分兵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次事件是(   )

    A. 淮海战役   B. 渡江战役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 15、英国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英国和中国公开交易 B.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在中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16、西方殖民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它们用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和“科学”②“自强”与“求富”③“民族”“民权”“民生”④变法图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 18、列强瓜分中国,其中强行租借胶州湾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 19、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致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这里所述“万恶之政府”指的是(   )

    A. 清朝政府   B. 北洋军阀政府

    C. 伪国民政府   D. 国民党政府

  • 20、拉开维新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创办《时务报》

    C.创办强学会

    D.戊戌政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___

  • 22、下图是中国现代史上出现的三位划时代的伟人,在他们的引领下,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请将横线内容填写完整,完成相关图片的文字解说。

    (1)图一:毛泽东,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_____(填国名全称),使中国站起来。

    (2)图二:______(填人物名字),他领导实行_____(填政策),使中国富起来。

    (3)图三:习近平,他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使中国强起来。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3、1949年____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24、下列左图人物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右图人物____于2008年9月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25、下面的北伐战争形势图中①处是________的势力范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__

    北伐战争形势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 26、意义: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的开始。

  • 2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___________

  • 28、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____________”。

  • 29、20世纪50年代,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行了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0世纪90年代,上海_______的开发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 30、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________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997年香港和1999年澳门分别回祖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澳门在近代史上被哪个国家所强占?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 32、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的杂志。概括新文化运动意义。你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

  • 33、历史课后,李好同学大有收获,高兴地说:“我知道五四青年节和党的生日的来临了,我也即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大家庭,我太高兴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中心先后位于哪两座城市?(必须按照先后顺序作答)

    (3)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写两个最主要的)

    (4)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在它前后的革命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

    ——吴玉章《辛亥革命》

    材料三: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什么?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亡国条约”指什么?该条约的签订给当时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战争?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4)综上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