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其特征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经济特区招商引资一国两制
B.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C.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D.文革小组上山下乡造反有理
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节假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该去
A. 广州
B. 北京
C. 上海
D. 武汉
3、下图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所反映的时代信息是( )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B.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C.民族革命,曙光普照
D.时光荏苒,日新月异
4、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据史实指出,“陪都”是
A.南京
B.重庆
C.上海
D.西安
6、“英国进出口交纳货物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最早出自 (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近代优秀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如《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这些作品共同的创作背景
A.抗日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解放战争
D.国民大革命
8、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建成投产②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建成
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④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下列表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由山东、湖南一带的义和拳发展而来
B.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C.曾在威海卫一带阻击八国联军
D.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左宝贵壮烈牺牲
10、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与材料有关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1、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全国人大常委决定9月3日放假一天,并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的纪念日。以下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胜利
②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及苏联红军的支援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④战争中孕育的不畏强暴、众志成城、奋斗到底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12、如图所示物品是赠送给前线浴血奋战的人民军队使用的。据此判断,该物品制造于( )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3、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C.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筹建新式海军
D.《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1900RH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 镇压义和团运动
C. 掠夺和瓜分中国 D. 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D.废除两前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6、下列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人物中,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与其他几位明显不同的是( )
A.洪秀全
B.邓世昌
C.关天培
D.林则徐
17、刘教授准备写一部《中国近代史》的史书,他应该从下面哪一事件写起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生活在近代中国,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情形是
A.书生张三于1901年参加了科举考试
B.参观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C.抗战期间由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D.19世纪50年代,中国境内出现了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
19、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20、当前,实现大陆和台湾关系平稳发展,并进而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双方领导人进行互访
C. 两岸进行和平谈判 D. 结束敌对状态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 ______,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 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3)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23、同盟会的机关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行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5、1949年9月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________,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_和平解放。
26、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________,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________。
27、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 。
(2)提出“实业救国”,放弃高官厚禄的状元实业家是 。
(3)甘愿成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的是 。
28、依据所学,完成下列“标志着”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
(2)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3)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 。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 。
(5)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 。
29、_____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0、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是______。
31、简答题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导致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属性一点点丧失的重大事件有哪些?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32、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1)中国梦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3)内容分别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毛泽东谈论的是什么事件?
(2)双方会谈的目的各是什么?
(3)这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