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史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2、历史经验表明: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小明同学准备通过历史影片了解,国共两党“和则两利”的史实,你准备推荐下列哪一部影片给他( )
A.《南昌起义》
B.《长征》
C.《西安事变》
D.《大决战》
3、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这一天我市上空再次响起防空警报,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与徐州沦陷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4、“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1927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失败 B.第二次反“围剿”失败
C.第三次反“围剿”失败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5、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有( )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取消“二十一条”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6、诗史一家,从这首《虞美人》中,我们可以读到( )
A.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壮举 B.中国军民视死如归的抵抗
C.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D.鸦片战争带来的巨大影响
7、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我)辈为乱臣贼子。凡认识者,视(吾人)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形势的变化反映出
A.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
B.革命时机已成熟
C.清王朝统治己不得人心
D.民主共和观念己深入人心
8、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据此判断“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就中国前途和命运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谈判。毛泽东在谈判期间开展了广泛的统战工作和社交活动,用行动昭告世人,中国共产党人是真诚谋求和平的。这场“谈判”的地点是(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重庆
10、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天下大同 C.师夷长技以自强 D.民主和科学
11、11月17日是农历十月初十,慈禧太后于1835年诞生。1895年她六十大寿,中国却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2100万两 B.2亿两 C.4.5亿两 D.9.8亿两
12、百年中国看上海。围绕这一主题,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上海是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B.上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改革开放后上海被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
D.在上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
C.“大跃进”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14、每逢升旗仪式,我们都要大声合唱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 )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 C.《毕业歌》 D.《渔光曲》
15、经过8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6、WTO指的是( )
A.欧派克
B.亚太经合组织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17、古代埃及金字塔的用途是
A.法老的陵墓
B.国家的卫城
C.祭祀的神庙
D.雄伟的宫殿
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七七事变
19、从2008年9月1日起,我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学杂费,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2017年,全国1.43亿城乡义务教育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这些举措体现了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
A.科教兴国
B.科技强军
C.科教立国
D.863计划
20、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21、1927年8月1日,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了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清政府均已失败而告终,每次战败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便获得侵略权益。其中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经济侵略方式发生改变的条约是《___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填条约名称)
24、1856年,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______”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______,日本借机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归还费用。
25、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__壮烈殉国。
26、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______,庆祝新中国的成立;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7、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28、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9、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______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0、“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事件。
(2)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写出一点即可)
(3)被称作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事件。
(4)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
(6)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事件。
(7)今年是建党百年,请你写一句祝福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32、共同探究下列问题:有人说,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削弱了共产党,不利于革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3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来说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材料四:帝国主义者及买过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也所系之革命根据地,而且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北伐宣言》
材料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问题二:材料三图一是我们通称的哪所学校?该校与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
问题三:根据材料四,从“宣言”来看,此次北伐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两个北伐的对象以及名将。
问题四:材料五反映的事件是?标志着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