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濮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

    A.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领导抗倭斗争,荡平倭患

  • 3、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     

    A.《黄河大合唱》

    B.《在太行山上》

    C.《义勇军进行曲》

    D.《松花江上》

  • 4、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19世纪末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筒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标志中国开始步入近代

    B.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C.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5、“帝国主义弄强权,北洋政府行妥协,北京学生齐罢课,上海工人怒罢工”。这段歌谣描述的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 6、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争之歌。领导这场运动的是

    A.李秀成

    B.华尔

    C.洪秀全

    D.陈玉成

  • 7、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 8、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这个组织是

    A. 太平天国

    B. 义和团

    C. 太平道教

    D. 白莲教

  • 9、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种浮夸报道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有

    ①中共八大的召开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1、下表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反映出

    10月12日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10月14日

    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10月26日

    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A.黄花岗起义的失败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北伐战争的进程

    D.南昌起义的爆发

  • 12、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一群怀揣理想与憧憬的青年聚集于南湖,审视自己走过的路途,游船上红色理论与五千年国情嫁接,沉沦的民族挺起希望的胸膛。在中国传播这一“红色理论”的先驱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 13、圆明园的任何一处断墙残垣、宫殿废墟,都是历史的见证,他们诉说的是那一段中国历史上的屈辱岁月。这里“那一段中国历史”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4、太平天国从全盛时期到战略防御的转折点是(     

    A.北伐失败

    B.天京事变

    C.安庆失守

    D.天京陷落

  • 15、下图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该图说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集中于(     

    A.重工业

    B.轻工业

    C.纺织业

    D.畜牧业

  • 16、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歌曲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

  • 17、“雄起起,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战歌记载了一段令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这首战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 18、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三千万流民”出现的原因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国联军侵华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居杀

  • 19、如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A.奋斗目标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 20、下列因不平等条约签订而发生的事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南京条约》——虎门销烟   B. 《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C. 《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D. 《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________________,班列六部之首。

  • 23、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人民幸福。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__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 24、《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___________(地名);《第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的②处是___________(地名)。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地址。

    (1)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________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________

  • 26、1927年秋收起义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开始掌握了核技术。

  • 29、1978年12月,______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9月,邓小平在______(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 30、同盟会:________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了“________,恢复中华,________,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________为总理。创办《________》作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________。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办理?手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反对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为学习西方练兵方法而掀起的一场什么运动? 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陈独秀高举这两面大旗发起什么运动?

  • 32、一直被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的五四精神是什么?请说出三点

     

  • 33、观察下面《鸦片战争形势图》

    1)据图指出鸦片战争主要在哪些地区展开?

    2)据图指出中国军民抗击英军侵略军的特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日军占领沈阳

    中共中央通电全国,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严厉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义勇军斗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战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个县。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29万人,伤亡、失踪5万余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摘编自《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

    材料三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   (抗战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国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东北地区局部抗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3)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并取得重大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

    (4)根据材料四,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