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盘锦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开始建立近代化海军是在哪一时期(   )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 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知道“史实”与“观点”的联系和区别。下列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

    A. 洋务派“师夷长技”的主张   B. 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 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 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 4、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图,下列描述与其相符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 5、对下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美国

    西欧

    日本

    其他国家

    1951年

    48.60

    20.80

    1.60

    29.00

    1970年

    37.83

    28.60

    9.50

    23.87

    A.美国工业发展停滞

    B.日本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C.西欧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

    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缓慢

  • 6、《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是洋人朝廷的是 ( )

    A.拆毁大沽炮台

    B.赔款4.5亿两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7、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所著的《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再现了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该书以故事叙事,图文并茂,把历史还原得生动活泼。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江泽民

    D.邓小平

  • 8、1961年3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的举措。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  

    A.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

    B.努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为实现包产到户作准备

    D.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

  •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0、当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当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不仅为他刺破青天锷未残自豪,而且更震撼于他那种国为重、挺起民族复兴大业坚实脊梁的精神!下列人物与钱学森同一时代且堪称民族脊梁的是(  )

    邓世昌   张謇       王进喜

    邓稼先     袁隆平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1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北伐胜利进军

    C.国共两党合作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 12、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下列资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屠杀现场遗迹当时的新闻照片日本的官方言论电影《南京!南京!》

    A.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 13、2023年是我国“一五”计划开始实行70周年,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成果不可以入选的是(     

    A.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钱塘江大桥建成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 1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掠夺和瓜分中国

    D.镇压义和团运动

  • 15、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表述,准确的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

  • 16、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道:“(日本)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此建议书导致了哪一事件爆发(     

    A.九一八事件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皖南事变

  • 17、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8、“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根本性变化表现在(     

    A.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B.全境解放,祖国统一

    C.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

  • 19、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

    A.联合国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B.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第三世界的兴起

  • 20、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无限的娱乐和信息,但随着上网装置的普及和便利,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也持续上升,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这表明(     

    A.网络技术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

    B.网络技术增强了人们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

    C.网络技术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

    D.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22、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__年;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__年。

  • 23、(题文)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________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________,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________,改试策论,开办________;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__”。

  • 24、中国各阶层民众抗战的主要情况。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里

    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作

     

    作用

     

    冼星海

     

     

     

    徐悲鸿

     

     

     

    发明联合制碱法

     

     

     

  • 25、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是 ______

  • 26、太平天国运动中,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______。

  • 27、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__壮烈殉国。

  • 28、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9、下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______程度。

  • 30、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提示,写出不平等条约名称。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2)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条约是

  • 32、同盟会的纲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作为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来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材料二 他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他带领石油工人在克服重重困难使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提前开钻。

    材料三 从1962年冬调入兰考任县委书记,到他1964年5月14日逝世,仅仅一年半的时间,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到北京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被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

    (4)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怎样优秀的民族精神?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材料二:出席会议的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出席会议,而在代表们心目中他们仍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材料三: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材料四: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五四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材料二中列举的人物共同参加了哪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所学回答材料三中毛泽东说“上井冈山”的原因是什么?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据材料四,简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