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威海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所作的最大贡献是( )

    A.造纸术的发明 B.火药的发明 C.造船技术的传播 D.指南针的发明

  •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挫折。它们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的历史经验教训包括(     

    ①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应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②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③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④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有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六十六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5、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D.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 6、黑龙江黑河市的瑷珲历史纪念馆的西侧,建有一面风铃墙,上面悬挂1858个风铃,寓意不忘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的割地之耻。这次“割地之耻”是指

    A.割北方领土给俄国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割九龙司给英国

    D.割台湾岛给日本

  • 7、下图是八下教材某单元部分课程子目。据此分析,该单元的标题为(     

    课程子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建立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伟大的历史转折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中国梦宏伟蓝图

  • 8、1901年在战略要地天津门户大洁口,清朝的官兵正在拆毁炮台,老百姓疑惑地问:“炮台拆毁了,来了敌人咋办?”清军无可奈何地说:“谁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该皇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当时中国造成的危害是

    A.使中国出现了民族危机

    B.使中国丧失了东北和西北地区约15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使中国亡国灭种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9、郭沫若题诗道:“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该诗中的“英雄”不包括(  )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邓世昌   D. 蒋道平

     

  • 10、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可能集中在(  

    A.《千年变局》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 11、“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歌描述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12、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 辛亥革命

    B. 维新变法

    C. 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 13、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湖南籍历史人物与其历史活动及影响搭配错误的一组为( )

    A.曾国藩——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B.左宗棠——收复新疆功臣

    C.蔡锷——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D.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

  • 14、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离不开党的政策支持。下列作品创作的背景是

    ①小说《青春之歌》

    ②话剧《茶馆》

    ③电影《英雄儿女》

    ④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A.“百花齐放”方针的提出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15、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A.抗日战争开始

    B.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C.解放战争打响

    D.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 16、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敌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 17、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民主科学

    D.实业教国

  • 18、“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谁为了颂扬俄国十月革命而宣传的(  )

    A. 陈独秀   B. 胡适   C. 李大钊   D. 鲁讯

     

  • 19、《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  )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B.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C.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 20、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A.三元里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公车上书 D.太平天国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文学成就:20世纪初以后,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有鲁迅的《______》《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______》、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 2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

  • 23、“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事变。

  • 24、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规定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 2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26、阅读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1)《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

    (2)《天津条约》:增开汉口、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3)《北京条约》:增开   为商埠。

    (4)《马关条约》:开放沙市 、苏州、杭州为商埠。

  • 27、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_______。

     

  • 28、为了发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和黄兴发动了“____”。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挥师北上讨袁,____爆发。

  • 29、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为了改变大量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状况, ______ 年冬起,全国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 ______ 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30、__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清政府任命的钦差大________成功收复了新疆。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伟大的历史转折

    1935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197812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22日结束)。这两次会议都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请你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及意义。

  • 32、读材料并简答:

    材料: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2)“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集体核心的会议”内容还有哪些?

    (3)这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 33、观察下面《鸦片战争形势图》

    1)据图指出鸦片战争主要在哪些地区展开?

    2)据图指出中国军民抗击英军侵略军的特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洋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据材料一,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二,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三概括,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内因和外因。

    (3)据以上材料,用一句话评价李鸿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