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慈禧太后在听到条约签订后,非常厚颜无耻地向外国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个条约的签订也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的坚船利炮带来了屈辱的条约。下列条约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冲击最大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瑷珲条约》
3、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受到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军阀割据,战乱纷争不断。下列关于军阀割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直系军阀控制着东北一带
B. 皖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
C.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D. 云南、贵州被滇系军阀所占,广东、广西被桂系军阀所占
5、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古田会议
6、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民登记。此举是为了( )
A.筹备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迎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给三大改造的开展创造条件
7、下列选项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A. 由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B.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
D. 规定一切权力属于汉族
8、“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
C.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D.发动秋收起义
9、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写道:“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而进行的探索是( )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 运动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0、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狮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分兵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次事件是( )
A. 淮海战役 B. 渡江战役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11、汪圣云在《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描述:20世纪初,张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1922年,大生一厂和二厂都出现严重亏损。1925年,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此后,各企业的经营实权已落入江浙财团代理人之手。对大生纱厂衰败的根源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B.民族工业经营方式管理水平落后
C.民族工业资金薄弱生产技术传统
D.文人经商儒气太重重名轻利思想
12、一条红色铁流,蜿蜒逶迤二万五千里。任围追堵截,始终不灭。这里“始终不灭”所体现的精神称之为(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战精神 D.延安精神
1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民族英雄牺牲在( )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4、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15、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 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 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 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洋务运动
17、下图是我国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导致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国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行及“三大改造”的完成
C.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籼性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
18、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什么人在西欧建立了“蛮族王国”( )
A.斯拉夫人
B.日耳曼人
C.查理大帝
D.克洛维
19、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 “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20、毛泽东曾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的这句话( )
A.全盘肯定了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B.肯定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C.认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D.肯定了鲁迅在推动白话诗中的贡献
2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海军成立;1966年我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______。
22、日本侵占东北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壮烈殉国。
23、彼得一世改革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的________________进程。局限性:________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4、意义:___________。
25、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形成了______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6、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设起来;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_。
27、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8、________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________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2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30、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________。
31、武汉会战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
(2)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重走长征路,发扬长征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后,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何为长征精神?
33、你能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吗?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材料二 1900年俄国趁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他也力图将朝鲜据为己有,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意图一决雌雄。
——摘自《中国广播网》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受哪一条约的直接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答出两点)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运动”的斗争矛头指向谁?该“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材料反映出在侵华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