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他的主张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马列主义
D.社会主义
2、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3、下图是一位教师关于英国革命的教学板书,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A.资本主义发展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得以确立
C.《权利法案》是革命结束的标志
D.英国革命具有曲折性
4、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指出∶"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下列关于这次远征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
B.长征结束后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D.1936年10月,三军会师会宁,长征胜利结束
5、五四运动之所以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B.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十月革命的影响
6、“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歌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的情景,由此推断“大跃进”带来的危害是
A.一五计划成果遭到破坏
B.“左”的错误进军文学领域
C.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D.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7、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并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B.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C.扩大开放逐渐融入世界
D.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8、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是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表达对此“民贼”的态度。请问孙中山后来采取什么措施
A.护国战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法运动
10、奉系军阀的首领是( )
A. 冯国璋 B. 张作霖 C. 段祺瑞 D. 李宗仁
11、“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揭开解放战争进攻序幕的是
A.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中原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盂良崮全歼国民党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
C. 1947年3-8月,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战役胜利
D.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进行四平保卫战
12、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应邀访华。7月2日,他极其兴奋地在寄往美国的家书里写道:“今天的新闻就是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巴黎和约。这条新闻真是太好了,都不像是真的。你们想象不到,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这是公众意见的胜利,一切都是由这些学校里年轻的男孩女孩们推动的。”杜威的家书表明他见证了(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13、“这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通过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这里的“根本政治制度”指( )
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4、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材料直接反映了
A.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16、1916年,胡适创作《蝴蝶》一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诗歌体现了( )
A.民主科学的口号
B.男女平等的思想
C.文学革命的要求
D.兼容并包的氛围
17、(题文)“虽然他从未将所有民族都联合在一个世界性国家里,但是他的事业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这里的“他”可能指的是( )
A. 凯撒 B. 亚历山大 C. 马可•波罗 D. 毕加索
18、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9、某班为庆祝党的生日制作黑板报,板报如图所示,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0、“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的素材是( )
A.廊坊阻击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
21、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2、解放战争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23、评价: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性质:___________
局限性: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24、1950年~1952年,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了土地主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25、上书变法
(1)时间:1894年。
(2)上书内容: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_______,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
(3)结果:遭到拒绝。
(4)收获: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_______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6、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战的胜利洗刷了近代百年的耻辱。
(1)______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由林彪指挥的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__。
(3)______年,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了胜利。
27、(1)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①________城创立,号召信仰唯一真神安拉。
(2)达芬奇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②________》。
(3)1777年大陆军在③________战役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
(4)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④________》参加叛乱各州的黑人获得解放。
(5)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⑤________》。
28、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实现“和平之旅”;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9、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①1858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割占土地最多的条约)。
②1860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土地。
③1860年的中俄《______》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土地。
(2)方式: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
(3)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0、胡适在《》杂志上发表《》一文,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1、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32、洋务运动地方代表人物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内涵有哪些?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是什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根据材料一,按顺序列举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些企业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3)材料三中,“变法维新”中的领袖人物请列举两位。“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4)材料三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它的领导人物请列举两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