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沙俄
D.美国
2、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召开的会议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③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④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一是“治安中国”,意思是只要中原汉族王朝安定强大,周边少数民族就会服从管辖;二是“绥之以德”,对少数民族也要以德服人,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此政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B.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C.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 D.被北方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4、在两会上,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向污染宣战”、“养老并轨”等十个民生热词,让全体人民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的,他的这个主张是( )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5、以下四项,不属于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统治的措施是( )
A.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B.复辟帝制
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解散国会
6、与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相对应的横批应为( )
A.联产承包
B.对外开放
C.一国两制
D.翻身解放
7、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组织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兴中会
D.创办《时务报》
8、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哪个部门(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9、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中国同盟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文学社
10、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符合史实的?( )
A. 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B.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 《天津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 D. 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1、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政府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下列哪一史实可以证明( )
A.安庆起义
B.护国战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2、2015年,“丹东一号”清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水下考古发现大量遗物,证明这艘沉船是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水师致远舰。与此舰沉没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宗棠
13、1978年,安徽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当年遇到大旱的情况下,18户农民辛苦干一年,结果喜获丰收。小岗村的其他农户受灾减产。这是因为小岗村实行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人民公社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土地改革
14、2017年10月出版的《变局与抉择》一书,作者呈现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清廷高层与地方大员面对千古变局的回应,呈现了晚清大变局中各类人物不同抉择的复杂面相。这一回应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15、口号是历史时期的精炼概括。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的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扶清灭洋 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6、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府。“天京”是现在
A. 北京
B. 天津
C. 上海
D. 南京
19、《香港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出乎英国人意料,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林则徐的“行动”指的应是( )
A.上书痛陈鸦片危害
B.领导禁烟运动
C.签订《南京条约》
D.编写《四洲志》
20、马克思说:“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钟”其含义是指独立战争( )
A.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使欧洲殖民者感到恐惧
C.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D.使英国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21、_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的召开,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2、派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的皇帝是______。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为代表。
23、革命著作的出版和革命团体的成立有力的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章炳麟的《 》、邹容的《 》、陈天华的《 》和《警世钟》等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权”“民生”。
(3)各种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 。
24、(卷号)2722237923123200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
(2).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
(3).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_____。
(4). 1990年______开发区建立起来。
25、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6、秦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货币统一为_______,统一后的文字以_______为标准文字,后来推行_______。思想上实行“_______”。
27、长征意义:粉碎了____________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________。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8、1951 年,__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促进了民族大团结,这也是___________制度在西藏的成功运用。
29、20世纪60年代,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______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 平方公里。
3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讲述的是1997年______________ ,百年的游子终回祖国怀抱。
(2)图二反映的是历史事件是1951年_____________ 。至此,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 。
(4)图四是1971年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是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开怀大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图五的石柱上刻有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此法典是《____》。
32、写出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并归纳其革命成果有哪些。孙中山临终前(1925年)还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什么?
3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规定割让什么地方给英国?
3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
材料二
材料三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摘编自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1)材料一中1949年的“中国新生”指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图二的场景说明中国土地所有制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一国两制”在什么问题上得到成功的实践?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
(5)你认为我们能取得这些显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