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韶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叶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

    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 2、史论结合是历史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

    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实现

    C

    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

    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A

    B.B

    C.C

    D.D

  • 3、“碧血忠魂昭日月,金戈铁马铸长城”,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著名抗日将领是()

    A.赵登禹

    B.佟麟阁

    C.张自忠

    D.左权

  • 4、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赢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如图B地点所对应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打破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5、19世纪末兴起的维新变法运动仅仅持续了103天,就在慈禧太后的政变声中短命而败。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6、1914年,中国工业企业注册资本是6200多万元,1920年增长为15500多万元,增加150%;同时,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的4%1920年增为14%。上述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清政府鼓励发展工业 D.实现了实业救国

  • 7、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B.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舰队

  •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 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是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 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

    A.《南京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9、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大桥是(  

    A.南京长江大桥

    B.卢沟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泸定桥

  • 10、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赔款2100万元

    C. 协定关税

    D. 五口通商

  • 11、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 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各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英法联军洗劫并火烧圆明园②北京东交民巷被划为“使馆界”③《马关条约》开重庆为商埠④八国联军疯狂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这两部文献都(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未能实现

    C.反应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 13、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14、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抵制外国的经济势力扩张

  • 15、下图是某同学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的梳理,横线上分别应该填写的是(  

    A.改革开放、“三个代表”

    B.“三个代表”、改革开放

    C.“三个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6、从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看法,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修建铁路。这说明(  )

    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深入内地

  • 17、《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 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

    A. 强学会   B. 兴中会   C. 同盟会   D. 国民党

  • 18、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了中国同胞30多万人,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谎言” 的事件是( )

    A.济南惨案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19、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20、护国战争的直接作用是(  

    A.结束中国封建帝制 B.建立中华民国

    C.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D.推翻清朝的统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_______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______________

     

  • 22、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歌曲《_______》以抗日救亡为主题,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 23、写出下图中所代表的名称

    .

    (1)图一是( )它是迄今已知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图二是( )的复原头像。

    (3)图三是( )的复原头像。

    (4)图四是( )建筑,它是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

  • 24、1909 年 10 月 2日,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以______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2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________

  • 26、

    洋务运动的背景:___________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 27、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一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一一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 29、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采取的创举是 ______

  • 30、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________》。割台湾岛给日本的条约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和共产党牺牲的最高将领分别是谁?

    (3)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开祖国半个世纪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湾在什么时间离开祖国怀抱的?日本是依据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台湾的?这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是什么?

  • 3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 33、孙中山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国父,请你列举孙中山的个人革命斗争事迹,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支付方式的变化,折射出国家政策的调整,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时代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友人、港澳华侨纷纷来我国办厂、经商及旅游观光,他们从国外带来了最为流行的支付方式,即各种货币的信用卡。1985年3月1日,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大陆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从而叩开了中国信用卡发行的大门。

    ——摘编自周树基《忆我国银行卡发展之路》

    材料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98%的受访者将移动支付视为其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较上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其中,二维码支付用户占比达85%,相较2019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移动支付便捷性已连续3年成为受访者选择移动支付时首要考虑的原因,其次是习惯使用与优惠、促销活动等,移动支付已经渐渐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人民日报《银联发布2020移动支付报告》(2021年2月2日)

    材料四:1978年后的40年,是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向往和追求的40年,其中“票”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历程,从银联卡支付到信用卡的透支,再到今天无处不在的扫二维码电子支付,人们购物支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申杰《从票证购买到扫码支付》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人民币增加50元、100元两个券种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哪一历史性决策相关?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85年我国出现的新的支付方式?并分析这一支付方式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我国人民在支付方式上有了什么新的选择?综合材料二、三,归纳人们支付方式的变化具有哪些特点?

    (4)综上所述,我国支付方式的变化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