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其中面值10元的银币背面图案(图)分别为安徽小岗村的禾苗和稻穗、上海浦东标志性建筑及南浦大桥、黄浦江等组合设计、深圳城市建筑、蛇口港、拓荒牛雕塑及飘带等组合设计。
银币图案选择这些设计元素的理由是它们( )
A.突出中国建设各阶段发展重点
B.诠释中国金融事业国际化进程
C.表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D.代表改革开放成就的经典案例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 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3、《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D.中华民国的建立
4、小华同学想要了解“新文化运动”,你会建议他选择那种刊物收集资料?( )
A.《新青年》
B.《民报》
C.《东方杂志》
D.《中外纪闻》
5、1880年,他“抬棺出征”,表明誓死抗击沙俄入侵、收复新疆伊犁地区的决心。这里的“他” 是( )
A.左宗棠 B.曾国藩 C.康有为 D.谭嗣同
6、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山区进军的客观原因是( )
A. 农村有较好的革命基础 B. 城里敌人力量强大
C.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D. 农村便于游击战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
A.一二·九运动 B.七七事变 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八一三事变
8、长征胜利的标志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师的地点是
A.遵义 B.腊子口 C.吴起镇 D.甘肃会宁
9、“1894年9月17日,双方在黄海发生激战……致远舰弹药将尽时,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殉国。”这一战斗场面出现在(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一次鸦片战争
1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
D.刘少奇和邓小平
13、小明准备利用假期前往军旗升起的地方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参观,他应该选择( )
A.南昌、瑞金 B.北京、南京 C.武昌、上海 D.井冈山、长沙
14、张先生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5、1919年,他发表文章指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头,并对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了系统阐释。材料中的“他”是( )
A.李大钊
B.蔡元培
C.鲁迅
D.茅盾
16、80年代前期,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我国为实现 “发展起来”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科技兴国,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7、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的序幕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
18、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878 年,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 率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19、“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其中的“我”是指(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邓世昌
20、能够证明地圆说的航海活动是( )
A.迪亚士远航 B.哥伦布远航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21、_____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2、我国积极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并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1950-1952年 (1)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3-1956年(2)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6年(3)________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4)____________。
23、中共中央的决定: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______、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2)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
(3)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
2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1)以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2)河南兰考县委书记________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26、战略进攻:________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的序幕。
27、构筑历史发展的时序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A事件反映的是哪次农民运动:________。
(2)B事件中这一阶级派别努力的目的是:________。
(3)C事件中在黄海海面“以死壮军威”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4)E事件中所签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________。
(5)D、F两个事件共同的特征是学习西方的:________。
(6)G事件中所标举的口号是:________;其代表人物中最早宣传马克克思主义的是:________。
(7)通过观察以上年代尺所呈现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线索是:________。
28、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是____。
29、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故又被称为“_________”。
31、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32、列举从1839年到20世纪第一年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所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史实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各不少于三个事例)
33、从1840—1901年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
(2)这一时期列强强迫中国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3)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位代表人物,并写出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组:会议展播)
材料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1)材料中,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制定宪法。那么你知道在这次会议并通过了哪一部法律文件吗?其性质如何?
(第二组:模范人物)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组:变革探索)
材料三:1952年底,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四: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4)材料四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完成于何时?
(第四组:成果展示)
材料五:
(5)材料中五中的纪念邮票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那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五组:感悟启示)
(6)在新中国的建设与探索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你从这些成功与失误中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