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内的醒目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像,其中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
A.林彪
B.邓小平
C.彭德怀
D.刘伯承
2、南京临时政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天演论》
3、1976—1997年间,他数次登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的封面,其中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他的入选理由是“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他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他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它坚持斗争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
A.抗日战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图强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东北以及西北领上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7、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 949千瓦时 |
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D.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8、1936年12月13日,苏联《真理报》《消息报》等报刊和共产国际刊物《国际新闻通讯》连续发出报道、评论和文章,对■■■■的性质作了错误的分析,并对这一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指责。上述材料中的“■■■■”所造成的影响是( )
A.标志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
B.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戊戌变法
10、下列哪一次运动中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2、下表为中国近代部分海军学堂的创办情况,据此可知( )
时间 | 创办学堂(部分) |
1866年 | 福州船政学堂 |
1880年 | 天津水师学堂(即北洋水师学堂) |
1884年 | 黄埔水雷局 |
1887年 | 广州黄埔水师学堂 |
1890年 | 江南水师学堂、北洋旅顺口鱼雷学校、威海海军学校 |
A.戊戌变法促进军事发展
B.清政府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
C.中国传统教育受到冲击
D.洋务运动有利于推动军事近代化
13、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A.1950年10月—1951年6月
B.1950年6月—1952年7月
C.1950年10月—1953年7月
D.1951年10月—1953年7月
14、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是( )
A.道光帝 B.关天培 C.林则徐 D.陈化成
15、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A. 洋务运动中新式学校的创立
B. 京师大学堂成立
C. 五四运动中白话文的提倡
D.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16、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①美苏争霸开始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7、从08年从容应对金融风暴到09年及时有效地抗击甲型H1N1流感,充分体现我国政府较强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以下历史事件没有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一国两制的实施
D.实行对外开放
18、“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是近代史上中国哪次运动的宣言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9、在日本侵略者诱降下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的国民党亲日派头子是
A. 蒋介石 B. 张自忠 C. 汪精卫 D. 张学良
20、观察下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标志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于
A.A B.B C.C D.D
21、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1)1991年我国加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在上海结成的新型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3)2001年12月加入的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的标志----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4)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
23、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_____________海面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__在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不幸壮烈殉国。
2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5、后期努力
(1)重建领导核心: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纲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________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3)军事胜利: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6、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7、______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将台湾割让给它。
28、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9、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____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国民革命失败。
30、在老师指导下,某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探究。下图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未完成部分的内容。
31、写出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和地点。这次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2、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写出1948~1949年期间国共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
33、
(1)此人是 ;
(2)掀起 运动;中共一大时,党的中央局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劝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材料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在哪一年提出的?
(2)指出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一历史事件能够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