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四运动带来了中国历史的新变化,“新”主要表现在
A. 学生觉醒举行抗议活动
B.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2、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闭幕一周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等中央领导人,到了上海兴业路76号集体瞻仰了下图这个建筑,它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开展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3、“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些质问主要针对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双十二事变
4、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①三大战役的胜利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詹天佑 D.邓世昌
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没收了地主、富农、中农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
C.土地革命,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当家作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分给地主田地,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
7、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关于文艺复兴叙述:“文艺复兴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C.资产阶级文化的复兴
D.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8、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 蒋介石 B. 彭德怀
C. 李宗仁 D. 叶挺
9、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中共十四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0、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此时期历史阶段特征( )
A.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11、见证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南湖红船”所在地是( )
A.浙江嘉兴
B.上海浦东
C.江西南昌
D.湖南长沙
12、“黑暗神州尽雪霜,工农出路在何方?南昌首义新军诞,打响光明第一枪。”这是诗人黄兵为纪念南昌起义而写的一首诗。南昌起义发生于( )
A.1919年5月4日
B.1921年7月1日
C.1927年8月1日
D.1936年12月12日
13、如图所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 )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14、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内容摘录:“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茶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5、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依据是两次鸦片战争( )
A.对中国的危害相同
B.都是英国发动的
C.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6、“有一种失败叫占据,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以下史实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 重庆谈判 B.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17、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后期的口号是“求富”。下列各项中能体现出洋务派“自强”内容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开平煤矿 D.创办汉阳铁厂
18、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9、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要坚定实现我们的宏伟奋斗目标,就要抓住“创新”这个关键词。下列选项能体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新精神的是(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赎买政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个“转折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它是( )
A.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B.转战陕北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21、____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被称为“党的好干部”;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被称为“铁人”的____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国石油自给做出重大贡献。
22、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探索,可以使人进步;探索,可以领略到世界中更多的奥妙;探索,推动着时代的进步。通过艰苦卓越地探索,古希腊的 发现了杠杆定律;意大利航海家 发现了美洲大陆;英国的 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科学家 在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
23、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__.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
(4)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_________。
24、1927年8月1日,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
26、1924年,_________ (学校名称)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7、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8、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________;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________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__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9、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30、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
(5)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31、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33、某班同学通过以下关键词来感受中国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民翻身)
(1)1950年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消灭了哪一阶级?
(工业之路)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什么?
(民主法制)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201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会议是什么?
(宏伟蓝图)
(4)2013年,习近平在哪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5)谈谈这些变化给你的认识或感受。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一位伟人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紧接着他按动了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时,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中的“一位伟人”指的是谁?
(2)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外历史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